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过区分400M跑和4×400M接力跑的起跑线来厘清起跑线前伸数概念(已投稿)

(2011-04-10 20:24:41)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教研

 

通过区分400M跑和4×400M接力跑的起跑线来厘清起跑线前伸数概念

 

安徽省淮南市第三中学   王成  (232000)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学校体育》读者QQ3(群号码:39521188)里,一位教师提出在标准半圆式田径场上,400M跑和4×400M接力跑的起跑线是否一致的话题,群里的一线教师们就此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并不一致,很多教师认为是相同的,因为在基层比赛中,两个比赛项目的起跑线经常互为套用,但有些教师也认为并不相同。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厘清阐述和拓展延伸。

 

二.400M跑和4×400M接力跑起跑线前伸数的产生机制与对比分析

1.400M跑和4×400M接力跑起跑线前伸数的产生机制

400M起跑线前伸数产生的机制是越位于外道的运动员,跑一周后多跑的距离越多。

在分析4×400M接力跑起跑线前伸数的产生机制之前,先简单了解一下4×400M接力跑的竞赛规则。4×400M接力跑在第一圈和第二圈的第一弯道末端抢道线前为完全分道跑4×400M第一接力区的中心线与800M起跑线相同起/终点线(第一直曲段分界线)前后各10M之间的距离为4×400M接力的第二、第三接力区进入非终点直段处的弧线,表示允许4×400M第二棒运动员可以离开各自的分道,切入里道该线与规则第163条5中800米跑的抢道线相同[1]结合4×400M接力跑竞赛规则,概括而言,400M运动员在各自分道内需要跑过两个弯道,而4×400M接力跑运动员在抢道前需要在各自的分道上跑过三个弯道,其他各分道运动员较第一分道需多跑的弯道距离,和第二棒运动员向里道切入时比第一分道的运动员多跑的距离所造成的切入差则是其起跑线前伸数的产生机制。

     

2.400M跑和4×400M接力跑起跑线前伸数的对比分析

    下面以半径36m,分道宽1.22m的标准半圆式田径场为例,进行400M跑和4×400M接力跑起跑线前伸数的对比分析。

 

 标准半圆式田径场400M4×400M接力跑起跑线前伸数数据表(单位:m[2]

项目

道次

1

2

3

4

5

6

7

8

400M

0

7.04

14.70

22.37

30.03

37.70

45.36

53.03

4×400M

0

10.57

22.08

33.62

45.18

56.76

68.34

79.97

x相差

0

3.53

7.38

11.25

15.15

19.06

22.98

26.94

 

从表1中可以很直观的对比出两个项目除第一道之外起跑线前伸数的差别,反观在基层比赛中,如果裁判员误认为4×400M接力跑和400M跑两个项目的起跑线是一致的,那么,比赛则会有失公平性,尤其是第八道运动员将比实际距离多跑出26.94m的距离。所以,我们回到问题的起点,在标准半圆式田径场上,400M跑和4×400M接力跑的起跑线是不同的,除第一道之外,4×400M接力跑其他各道的起跑线相对于400M跑要更加的靠前。

 

三.厘清起跑线前伸数的相关概念

1.起跑线前伸数的定义

    为了使第2分道以后各条分道运动员在比赛时所跑的距离与跑第1分道运动员所跑的距离相等,第2分道以后各条分道的起点必须向前伸出一段距离,这种与第1分道相比所应向前伸出的距离,称为起跑线前伸数。

 

2.起跑线前伸数产生的机制

    起跑线的前伸数是由于场地弯道半径的增大、运动员抢道前跑过弯道的次数和切入差所产生的。

 

3.起跑线前伸数的内容及属种关系(见表2

 

表2  起跑线前伸数的内容及属种关系[3]

属种关系

起跑线前伸数(W

单纯前伸数(W

复合前伸数(W

应用范围

完全分道竞赛项目

部分分道竞赛项目

通项公式

Wn=π[n1d0.10]×m

Wn=π[n1d0.10]×m'K

200M

400M

400M跨栏跑

4×100M接力跑

标准跑道上跑300M

非半圆弧道上跑(如150M跑)

800M

4×200M接力跑

4×400M接力跑

长跑第二组外侧一半跑道的弧形起跑线

n代表道次,d代表分道宽,m代表运动员跑过弯道的次数,m'代表运动员抢道前跑过弯道的次数,K代表切入差)

 

4.起跑线前伸数的影响因素

    通过起跑线前伸数的通项公式Wn=π[n1d0.10]×mK可以分析得出,其数值与分道宽、运动员所处道次、抢道前跑过弯道的次数和切入差四项数值有关。此外,起跑线前伸数的产生机制虽与田径场地的弯道半径有关,但与场地自身的半径无关。

 

参考文献:

[1] 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田径竞赛规则2002[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田径教材编写组.田径[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许觉民.关于起跑线前伸数定义与通项公式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7.11-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