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市坝陵北街老民居游记

(2019-08-21 17:02:40)
标签:

记事

健康

旅游

图片

文化

      今年放暑假,我在陪外孙女学书法期间,游览了坝陵北街的老民居。

       外孙女是在坝陵桥小学对面的刘新恩书法工作室学书法,师从书法家刘新恩,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杏花岭区书法家协会主席。是省城活跃的知名书法家,攻艺同时,执教授业,兢兢业业二十余年,可谓桃李满天下。于少儿书法教学,从时最久,经验最富。

太原市坝陵北街老民居游记

太原市坝陵北街老民居游记

太原市坝陵北街老民居游记

太原市坝陵北街老民居游记
      送孩子上课后, 经常在坝陵北街散步。西起北肖墙东至五一路,传说中的“坝陵桥”桥址就在坝陵北街西口今坝陵桥小学门前。坝陵桥是老太原人都非常熟悉的一个地理名词,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明朝时坝陵桥一带是晋王府北侧后宰门外的一片荒郊野地,地势高于晋王府,为防水患就在这挖壕垒坝,坝上有桥,通往王府后宰门。王府里的侍从官员死后就葬在坝上,因此这一带就被老百姓叫做了坝陵桥。明清时,一带是一片荒凉之地,1912年左右陆续有人开始这里建房居住,逐渐形成街道。

      有一天送孩子学书法后,我沿街散步, 落实我的计划──健步走,当我走到坝陵北街中段的路北,发现有一处保存比较完整的老房子。顿时来了兴趣。决定到此探视一下。

太原市坝陵北街老民居游记
       这里是坝陵北街5、7、9号院,院门相邻而列,大门都由青砖砌成,5、9号院分列两侧大门形式一致都为尖顶保留完整,7号院居中为券顶门(门顶有损毁)。

太原市坝陵北街老民居游记
       进入7号院迎面是一个砖雕的照壁,照壁上大大的红色福字非常显眼。

太原市坝陵北街老民居游记

太原市坝陵北街老民居游记
       进来后才发现7号院由5个独立的院子组成,北侧并列两个院子,西侧并列两个院子,东侧是一个独立的院子,其中9号院和15号院子挂有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民居”的牌子。民国时期民居现在各院子基本属于大杂院了,老建筑基本被院中的各种临建所遮挡。只有东侧的9号院虽被岁月侵蚀的痕迹明显,但保存还是比较完整的。

       9号院坐东朝西的一座四合院,门楼损毁严重,顶部用彩钢覆盖,但从残存的砖雕依稀可以看出其当初的精美。

太原市坝陵北街老民居游记
       正房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楼房,一层的正门被临建所遮挡。

       一层正门门檐上铺设琉璃瓦,被泥糊住的精致木雕依稀可见,典型的中式建筑风格。

太原市坝陵北街老民居游记
       院子里有座水泥的楼梯通向二楼,这个楼梯与院子的整体建筑风格不相匹配应该是后加上去的。

       二楼楼道券顶、砖砌的柱子和花瓶式栏杆呈现欧式风情。不知什么原因有的地方用泥巴给封住了。

       二楼一共有6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是券顶的门,木制花格的中式门窗。楼道里铺设灰色方砖

       楼房南、北两侧可以看出,楼顶采用了中西结合的设计,楼中间部分是硬山顶,比南北两侧要高,南北两侧前半部分为半坡硬山顶,后半部为平顶。建筑融入了西洋建筑艺术,形成了一座典型的中式风格和欧洲风格的中西合璧建筑,楼砖砌的柱子和花瓶式栏杆呈现欧式风情。在传统中国的四合院中极为罕见。

太原市坝陵北街老民居游记
      虽不知道这座中西合璧的四合院的具体建造年代,根据其建筑风格和损坏程度推测, 应该有100年左右,我在互联网上搜索,没有一点踪迹。

太原市坝陵北街老民居游记
       我发现这个院子坐着个老人,询问院子的往昔,老人说他是后来住到这里的,原来的主人是个医生。我站在这里思考着,脑海里涌现出这个院子民国时期的样子·······,想向着这个院落曾经的热闹景象。这里的人们,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川流不息,他们穿着长袍马褂,进门见面, 相互作揖。楼上生的家里门庭若市,每天应诊着长队楼上楼下热闹非凡,医生凭借出色的医术接待络绎不绝的病人, 据说,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到三十年代初,出名的老中医,看一次病诊金一般是一块银元。想来这是个名医了。不然会建起这么华丽的楼房。建议市政府加强对历史民居的保护,加大对历史民居的维修力度。尽快恢复历史民居的原貌。

      据了解,近年来,我们太原市加大了对民国时期老建筑的保护力度。从去年掌握的数字看,这样的老房子大概有七八十处,主要分布在永兴路、坝陵路、东家巷、校场巷、上马街等地方,现在有一批已经被文物局挂牌进行保护,其中有私房也有公房,这些古宅大多是民国时期的建筑,大部分保留着原貌。

  对长年失修的古建筑,政府在如何修缮、资金使用方面还没有具体规定。按规定,属于文物的要按文物保护的条例进行修缮。目前我们太原市集中力量完善了赵树理名人故居校场巷老民居的修复正在实施中,皇华馆等老民居还处在风雨飘摇中。

       我们知道太原有名的民国建筑有山西大学堂 纯阳宫、万字楼、崇善寺、赵树理故居、西羊市的关帝庙、太原天主堂、文瀛湖东门外皇华馆等等。我们太原这些独特的老建筑,是太原最长久的见证者,它见证了时间,见证了历史,见证了腥风血雨,见证了人情世故。让这些建筑成为我们身边的博物馆,成为我们身边的活化石,成为我们传统文化的记忆,成为我们身边的游览圣地。

      让我们有时间出去走走看看,去看世界和游山玩水的同时,也读读我们身边老建筑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