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涯山游记

(2018-07-24 22:25:12)
标签:

记事

文化

旅游

图片

历史

分类: 景观游记

       7月21日,我们太原市鞭杆拳分会的50余名拳友,参加了小二放羊开化寺店组织的,去原平天涯山和北合索温泉一日游活动。

       650分,我们的拳友从铁道大厦出发,到太铁广场与那里的拳友会和,坐旅游大巴,经高速公路, 走了约120公里,近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就到了原平天涯山景区。http://s8/mw690/001A7roHzy7msv9XG4La7&690

http://s3/mw690/001A7roHzy7mi4DTPhgb2&690

       进入景区十几步,顺着我们的左手,首先看到的是石鼓神祠,我第一次到天涯石鼓山,不知这“石鼓之神”究竟是什么模样,急切切入得庙来,便直奔“石鼓殿”而去。细看之后,却大大出乎预料!石鼓神原来就是那鼎鼎大名的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

  再略加考证,这个石鼓神祠起始于一个历史故事。据旧《崞县志》记载,大约是元代初 的事情。一位姓延的介休人乐善好施,他在石鼓山下办了一个舍药院,意在为当地百姓消灾除病。有一天夜深后,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的人喊马叫之声。隔着窗户斗胆相问,窗外的人竟回答说:“乃介子推驻兵于此!”翌日,见院内石上留有马蹄印,随后将舍药院改为介神行宫。东周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也就自然成了石鼓山的山神。现存石鼓殿牌匾落款为“大元国延佑四年”。可以肯定, 神祠最迟创建于元代。石鼓寺中悬有“精忠纯孝”匾, 殿内塑有介子推及其老母亲像。东西配殿各四间。墙壁上彩绘32幅介公生平和介公带兵行云布雨的壁画。其实,介子推的事迹见于文献的极少,仅有奉公子重耳出行流亡一事。在故事中,介子推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他“精忠纯孝”的洁芳善行,他“割股侍君”的忠肝义胆,以及视功名利禄如粪土的高风亮节,已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有史以来,就是这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中国,大凡功德永垂人间者,逝后一定会得到香火的祭祀,时间一长,这些虽属肉眼凡胎但道德品行高尚的人,便成为世人心目中的神。神是人变的,神是人的升华。而名山和神仙,好像云彩之于天空,树木之于大地,是一种相生共荣的关系。正如崆峒山祭祀黄帝,终南山祭祀老子,青城山祭祀张天师,天涯山祭祀介子推,莫不两美兼具,名传千古。

http://s9/mw690/001A7roHzy7mi4GsdSM38&690

http://s2/mw690/001A7roHzy7mi4GDSmtb1&690
       从石鼓寺出来,我们看到了鬼斧神工般造就的天然石鼓,形若巨槌,昂然翘首,庞大体积若横空出世,凌虚巧置似摇摇欲坠,其形其貌极为壮观,而撼天动地的气势足已保持了数千万年。听导游说如遇有大风的天气,还能闻得阵阵“鼓声”。所以金代诗人元好问在《天涯山》七言长诗中就有“唤起山灵槌石鼓,汉女湘妃出歌舞”的诗句。”好像他不但已经听到鼓声,而且这鼓声还能把汉女湘妃那样的古代美女从天国召来,真的歌舞一番呢。我看此言不虚。造化弄人,鬼斧神工,一槌一鼓,何以如此逼真,叹为观止!在古代原平的县志中记载:“天涯山有石,形似鼓,不待琢以成器,惟应观而像园,鼓非革生音,从石中发清虚之雅奏,超尘溘似和鸣。

   “石鼓”尽管只是天涯山中的一处自然景观,但是它的成名却悠古。在1500余年前,就有了赫赫大名。据介绍,石鼓山的东南20余公里处还有一座名山叫作五峰山,也是当地一处名胜。古人将天涯石鼓山与五峰山匹配媲美,时有“天涯是为天涯,五峰好比地角”。唐末诗人雍陶,曾两次登临此地, 留下了《再经天涯地角山》的四言绝句。诗曰:“每忆云山养才,悔缘名利入尘埃。十年马足行多少,两度天涯地角来。”今天的国内外游客大多知道在中国的海南岛有著名的“天涯海角”之美景,而殊不知早在千余年前,在三晋大地上却有一个“天涯地角”的北国名胜,已先它而名闻于天下了。因为, 海南岛的“天涯海角”的知名,实际上是在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由当时的崖州知州程哲题写了“天涯”与“海角”两幅摩崖石刻以后才发生的事情。

http://s5/mw690/001A7roHzy7mi4K28PG74&690
       我们走过石鼓山,看到了一池湖水,听导游介绍,在古代这里一座天然的泉眼叫“捞儿泉”,是一处神泉,据传,只要求子的女子用手在泉水里捞出些什么,然后揣在怀里,就能怀上男孩。当地人根据传说,在莲花峰旁肃立了一座送子观音,在送子观音旁边有一座小的许愿祈福坊,有很多人都在此许愿求子。清清湖水,蜿蜒曲折,水波粼粼,观音塑像矗立水中,通体的白色,在黄山绿树的映衬下,给人一种清新淡雅、至纯至尊的感觉。

http://s11/mw690/001A7roHzy7mi4NxGCmfa&690

http://s6/mw690/001A7roHzy7mi4NIq2195&690
       我们走过湖水,顿时感到些许丝丝凉意,精神倍增,向莲花峰发起冲锋, 天涯山脚下的的两座天然石峰,形象酷似莲花,咫尺比肩绽放。其状貌圆润,脉络清晰,表面光洁,姿态丰满,故名莲花山。这两朵石莲,经年累月,采日月之灵气,色久艳而不褪;栉风沐雨,蕴天地之精华,花长开而不凋。虽然并无真莲花的妖娆和优雅,但经春风拂尘、夏雨沐身、秋露润瓣、冬雪洁魂,出尘嚣不染,处荒野不污,色浅而艳,香隐而清, 自有其袭人光彩和非凡神韵。清代诗人王锡九一句“天涯钟脉秀莲台,不染污泥拔地开”道尽了天涯石莲的美妙绝伦。两朵石莲,石质相同,但花瓣的形状和开合程度稍有不同。南边的一朵似乎正在等候绽放的时机,呈现出一种羞涩之态;北面的一朵已经开始绽放,花瓣轻盈且微微颤动,更具亭亭玉立的动感之妙。我们的拳友,摩拳擦掌,一鼓作气,纷纷向石莲峰登攀。并在这里合影留念。

http://s15/mw690/001A7roHzy7mi4S63Bc3e&690
       从莲花峰下来。拳友们来到了天涯山介子推雕像广场,我手举照相机,一边驻足欣赏那些雕刻精美的百孝图石雕,一边用相机拍摄那些镶嵌的“图画”如“鹿乳奉亲”、“亲尝汤   药”、“行佣供母”、“感母赈第”等石雕图,其中,《刺血写经文》说的是为了让母亲双眼复明,居然用自已的鲜血来写佛经。最后感天动地,如愿以偿。《鹿乳奉亲》表示了郯子披鹿皮到深山里为父母取鹿乳,被猎人发现想要射死他,郯子以实情相告,猎人赠给他鹿乳,并护他下山等等,还有“董永卖身葬父”、“花木兰代父戍边”、“孟宗哭竹冬生笋”和“王祥卧冰求鲫鱼”等精忠纯孝的精典故事。尽显“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

http://s15/mw690/001A7roHzy7mi4UAKgm0e&690

http://s9/mw690/001A7roHzy7mi4UBhJCa8&690
       登上台阶,只见天涯山高耸入云,气势雄浑。在群山环抱当中,一尊高达13.88米的塑像巍然屹立。只见一位须髯飘飘的中年男子弓着身体, 身后背着一位满脸皱纹的老母亲。真是母爱如山 !

       我们看到,在忠孝台记上刻有介子推的故事。那是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在最困难的时候,随臣介子推“割股奉君”。19年后,重耳返国为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赏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认为自己顺应天命辅君复国,不愿再同那些邀功争赏之人同朝为伍,便携老母隐居到介休绵山之中。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便亲自来到绵山寻而无果。文公无奈,下令一面放火烧山,本想把他逼出来,但是,奸臣却故意陷害,四面烧山,直到大火熄灭,才发现介子推母子相拥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悼念介子推,文公下诏,在介子推忌日,禁烟寒食。以寒食寄托哀思,是为了怕引火再烧了绵山。这大概和五月端午屈原死难日,乘龙舟往汨罗江丢粽子一样,既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是怕鱼类再糟蹋屈原的躯体。这是人民群众怀念他们所热爱的历史人物的最好方法。同一时期的两位贤哲,一南一北,双星辉映;一水一火,赴义成仁;一江一山,永载史册!介子推孝为主题,古有二十四孝的故事,百孝图推而广之,是题中应有之意! 让人们在游离于山水间的心灵在瞬间得到升华。http://s10/mw690/001A7roHzy7mi4XHZ2xe9&690

           原平借着亿万年自然造化,千百年历史浸染,以其奇秀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实施天牙山开发设。现在建成了芳草园、莲花山、忠孝台、石鼓祠、北国江南五大板块。持以忠孝为主题,兼容儒、道、释多元文化,以自然景观为依托,融汇秦汉、江南、现代多重建筑风格,初步实现了高品味旅游目的地和高品质主题公园,打造成了我国传统忠孝文化的教育基地。

http://s9/mw690/001A7roHzy7mi4Zjmkg78&690
      景区山水相依,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曲径回廊,铜塑石雕,假山绿地,奇花异树,简直美不胜收。

      垂耳听鼓,仰目赏莲,我仿佛感受到了介子推浓浓的孝母情怀、感受到了百孝图石雕的历史蕴涵、感受到忠孝二字所包含的深刻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