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龙峡游记

(2016-10-01 21:54:23)
标签:

记事

旅游

图片

文化

健康

分类: 景观游记

       2016年9月17日,我和小区的院邻50余人来到了风景优美的青龙峡,青龙峡是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游览区之一,有“中原第一大峡谷”之美誉。景区距焦作市区33公里,面积约108平方公里,由7大游览区共计100多个景点组成。

      我们一路坐车来到山顶,进入景区又改乘观光车。观光车盘旋在蜿蜒的山路上,隔着车窗望去,满眼都是绿,浓厚到要流淌的绿,娇嫩到让人心变柔软的绿,浪漫到要舞蹈的绿······ 到处是青翠浓绿的林木,除了秀绿还是秀绿。绿中蕴涵了勃勃生机,给人希望,催人奋进这些可爱的绿啊,勾勒了山的线条,使原本贫瘠的粗犷的山,立刻变得丰腴圆润起来,仿佛年轻女子富有弹性的身体。我不再去追问山有多高,水有多深,因为从这一刻起我已融入这青龙峡的山山水水之中,成为一棵树,一块石,一滴水。

      观景台距谷底的相对高差是750米,总面积600平方米,是通往大峡谷的入口,在这里看到的大峡谷,真的就像一条安然而卧的巨龙,前不见首,后不见尾。

      http://s15/mw690/001A7roHzy75hJhjyvYde&690

      青龙峡很深很深,要走一万多级台阶下去,再走一万多级台阶上来,很考验体力和耐力哦!我们是先到了山顶,再顺着台阶下到谷底的。下山的路修得很好,有两米多宽,没有很陡峭的地方,数十米,方有几个台阶,走起来不累人,我们在轻松漫步。阴沉的天也不免闷热,没有清风送爽,不多时,也会渗出汗液。 我们拾阶而下,开始了青龙峡之旅。我们庆幸阴天的云雾遮拦了烈日,免去了暴晒之苦,又多了雾里观景的朦胧。

http://s3/mw690/001A7roHzy75hKl33rAf2&690
      景区内峡长谷幽,山青水碧,群峰竞秀,层峦叠嶂,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植被繁茂,气候独特,峰、崖、岭、台、石各有千秋,泉、潭、瀑、溪、洞各具特色,秀色天成,堪称山水画廊。 青龙峡看谷不见谷,闻水不见水。站在峡谷顶部俯瞰青龙峡,但见峡谷之上群峰对峙,错落有致,云萦雾绕,烟波浩淼,且能够听到悦耳的鸟鸣和涓涓的流水声,但无论站在哪个位置,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无法看清峡谷的全部,无法看到水流的方向,看谷不见谷,闻水不见水,恍如梦境。

http://s16/mw690/001A7roHzy75hJpukcn0f&690

http://s7/mw690/001A7roHzy75hJpwQfk36&690

http://s12/mw690/001A7roHzy75hJpyTV14b&690

       我们沿着青石铺成的台阶向峡谷走去。台阶顺着山势,通向一处悬崖,悬崖上有一座亭子,名曰望亲亭。相传距这里百里之遥的万花庄村,有一高员外,把女儿许配给了被贬下太行的东海小青龙,小青龙带着高小姐不辞而别来到了青龙洞。高员外得知女儿住在青龙洞后,就把青龙洞一带百里山场买下作了女儿的嫁妆,青龙洞上的这个村也就取名叫陪嫁庄村。高小姐被青龙王娶到这里后,因怀念家乡亲人,常常站在思亲崖上远眺故乡,寄托思乡之情, 也就有了望亲亭。这里连绵的群山像一道道屏障,横卧烟云间。群山郁郁葱葱,虽没有晚秋的层林尽染,却有许多变黄泛红的树叶点缀其中,透露些许淡淡的秋意。

http://s9/mw690/001A7roHzy75hJw6INWb8&690

http://s7/mw690/001A7roHzy75hJwdgguf6&690

http://s15/mw690/001A7roHzy75hJwh1gy9e&690

http://s14/mw690/001A7roHzy75hJwjbeB3d&690

      青龙峡天然雕饰,富于意蕴。在长约7.5公里的峡谷底部,泉潭瀑溪放眼皆是,一泉一景,一潭一色,一瀑一姿,一溪一态,潭潭相映,瀑瀑相连,喷珠溅玉,色泽如绘,原始的古朴和生命的灵动在这里演绎得活灵活现:

http://s1/mw690/001A7roHzy75hJU5uM090&690
     那波澜壮阔的望龙瀑,据说是因为一个明清隐士王荣曾日日在此抚琴得名。还有那神奇独特的倒流泉,那妙不可言的七彩潭,那独具特色的溶洞景观,再加上天然原始的植物群落,构成了一幅幅极富创意的山水画卷。 “青山碧水饰青龙,雄峰流云扮长空”。山体的雄伟与险峻,深谷的迂回与奥妙,碧潭的清幽与静谧,瀑溪的秀丽与灵性,力与美在此完美结合,动与静在此巧妙融汇,天地人在此融为一体。

http://s5/mw690/001A7roHzy75hKh035y74&690
       那堪称一绝的景叫“石上春秋”石上生树,这在我国的名山大川中并不多见,然而在青龙峡景区,我们却能够在两处欣赏到这一奇观。河边岩石上的这两棵树扎根石缝,一大一小,枝繁叶茂,姿态优美,树依石而生,石托树而立,石树互为一体,堪称奇观到底是先有树还是先有石上的石缝,我们不得而知石与树融为一体,互为保护,共同抵御风雨的洗礼和山洪的冲击。石树相依而生,相抚相偎,犹如一对恋人,它们携手并肩,同心同志,共抵洪水猛兽,共度风风雨雨,正可谓:“石树相依苦苦恋,爱如枷锁情为伴,春秋连理度风雨,道是无缘却有缘”,堪称奇情。由此,我们叫它石上春秋。

http://s8/mw690/001A7roHzy75hKnkgHJa7&690

http://s1/mw690/001A7roHzy75hKnmOVG80&690
  最令我荡气回肠的是坐索道车了我们先坐的是2号索道∙∙∙∙∙∙吊椅,那只是两把并排在一起的铁椅,三边只有一根铁棍拦着,两人并排坐在上面,还得有一只脚在空中悬着。坐在上面,眼前是翠绿屏障,脚下是万丈深渊。心都提到嗓子眼了,那感觉怎一个“怕”字了得!转乘1号索道时,心情放松了许多。1号索道是吊篮,只是没有了其他索道车上的玻璃,和院邻悠闲地坐在吊篮里,惬意的欣赏着脚下的迷人风景。看着一棵棵绿树从脚下闪过,感觉自己也成了能在空中飞行的的神仙∙∙∙∙∙∙寄情花草上,留恋山水间,忘却了尘世的嚣喧,世俗的名利,四季的劳碌。

http://s10/mw690/001A7roHzy75hKr1Zd7c9&690

http://s3/mw690/001A7roHzy75hKr3Oueb2&690

       下了索道车,就到了青龙峡的山顶, 我们穿过陪嫁妆村(海拔1100米),来到陪嫁妆村的牌楼前,合影留念。在此我们了解了陪嫁妆村的由来,青龙峡的传说便清晰明朗起来。相传明朝永乐年间,黄河边上的武陟县万花庄住着一位高员外,家有良田百顷、殷实富裕。一天,他家里来了一位结实健壮叫白青龙的年轻人,高员外见小伙子憨厚朴实又有一身力气,就把他留下做帮工。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且久旱无雨,庄稼眼看就要枯死,当地村民和员外一家非常着急,可青龙却默默不语,只是每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哪里引来清水浇灌庄稼。没几天光景高员外及当地村民的庄稼都恢复了生机, 葱绿喜人。众人都很纳闷。一天夜里,有个长工偷偷跟着青龙下地才发现青龙变成了一条龙在向田里喷水。高员外听了长工的叙说后,知道青龙不是凡人,为了留住他,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婚后小两口恩爱和睦,相敬如宾,生活幸福美满。成亲后一年的一天下午,高小姐坐在门口边做针线边问丈夫:“相公,村里人都说你是一条龙,你现出原形让我看看到底是咋样的一条龙。白青龙见妻子已知晓实情,就现出龙形,刹那间,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狂风大作,暴雨如注。转眼间,夫妻二人没了踪影。当天夜里, 万花庄人都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青龙头戴金冠、身穿莽袍对大家说:“我乃东海小青龙,因行雨不慎被玉皇大帝贬下凡尘二十四载,今已期满返回了天庭。我的行宫在百里之外太行山深处一个四季流水的山洞内。在万花庄的日子,承蒙众乡亲照顾,很是感激。今后如遇旱灾,可去找我”。按照青龙的指点, 万花庄人找到了青龙居住的山洞并取名青龙洞。后来每遇旱灾,万花庄群众就要到青龙洞祈雨, 果然无不灵验。后高员外就把青龙洞一带百里山场买下作了女儿的嫁妆,青龙洞上的这个村也就取名叫陪嫁妆村。打那以后每逢初一、十五,这里的山民都要到青龙洞烧香、摆供、叩拜龙王夫妇。二月初二是龙王的生日,每年二月二万花庄也都要举行盛大庙会为龙王过生日。春节前,万花庄的人还要来这里请姑爷、姑奶奶回去过年,这一风俗一直延续到现在。万花庄村和陪嫁妆村虽距百里之遥,但至今两村群众来往密切,万花庄村人来青龙峡根本无须购买门票。

http://s11/mw690/001A7roHzy75hKvREpA1a&690

http://s3/mw690/001A7roHzy75hKvTVgm12&690

       我们陪嫁妆村村口看到村口的千年榔榆林,这片榔榆是陪嫁庄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大果榉又名小叶榉、黄榆、抱榆,当地人俗称榔榆,属榆科榉属植物。共有大国榉树31棵。其中最大的榔榆树胸径有4.5米, 高16.6米,冠辐达16.2米,据专家测算,距今已有1800年了山地野生树种,落叶乔木。多发育于石灰岩钙质土壤层上,耐干旱、抗严寒,是第二纪冰川后太行山原始森林遗留下来的珍稀树种,也是极具生命力的一种落叶性灌木,生长非常缓慢。 榔榆木质坚硬,古时候常常被用来做农具或者车轮。这片榔榆林能长的这么高这么粗,国内少有,非常罕见。这一片榔榆树为什么没有被砍掉去做农具和车轮,千百年来又是如何保留下来的呢?

  原来这里有一个风俗,山里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由山神赐给的,凡是有村子的地方,山民都要在村边建个山神庙,一年四季香火不断,祈求山神保佑。这里原先曾建有一处规模较大的山神庙,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小山神庙是当地群众在原址上重建的。山民们对山神非常敬畏,认为山神庙周围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神圣,不能乱动,否则就会坏了村里的风水,给自己和后代带来灾难。这些榔榆也就托了山神的福,就样代代相传,保存至今。

       同时,榔榆树也是陪嫁妆村的情感树,村里的人们离开村庄到山外去,家人就到村口榔榆树下挥手送别,眼看着亲人消失在山路的尽头;外出的人们归期临近,家人又会在树下翘首远眺,期待着亲人的归来,盼着美好的团聚。榔榆树下演绎着村庄里的幕幕悲欢离合,榔榆树也自然成为人们感情的寄托。

       千百年来,这片榔榆一直郁郁葱葱,作为一道天然屏障,抵挡了风沙对村庄的侵袭。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环保观念的提高,焦作青龙峡景区榔榆林会更加苍翠茂盛。作为陪嫁庄村这一带特有的珍稀植物,人们也会更加关心保护它们。

http://s13/mw690/001A7roHzy75hKATR0w7c&690

http://s2/mw690/001A7roHzy75hKAW6k161&690

http://s9/mw690/001A7roHzy75hKAYd8488&690

http://s14/mw690/001A7roHzy75hKB01U9ed&690
       村口还立了另四快石碑。分别介绍青龙峡的传说

       走到这里,我们回过头来,远望流翠的水,远眺连绵的山,水流如诗如梦,远山苍苍茫茫;蒸腾的白云掩印着峡谷,构成了一幅大气磅礴的水墨长卷。

  偷得浮生半日闲,行走在山间的小路上,我的身心却随着青龙腾飞翱翔。“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宝泉秘境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