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承德游记之三(城隍庙)

(2016-06-28 15:59:45)
标签:

记事

图片

文化

旅游

分类: 景观游记

      出了承德避暑山庄我们乘车来到了承德城隍庙。

       听田导游介绍,这个城隍庙是天下第一城隍庙,位于承德市西大街,这是承德避暑山庄十二座皇家寺庙中唯一的道教寺庙。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

       承德城隍庙是清乾隆帝下旨拨款修建的,庙门的匾额、庙内槛联、碑文均由乾隆皇帝亲笔题写。始建于乾隆三十七年,落成以后乾隆皇帝亲临寺庙拈香瞻礼,钦赐御题匾额,还撰写了“初建热河城隍庙八韵有序”,并刻成了御碑。     
      承德城隍庙是全国等级最高的城隍庙,供奉的主神是天下第一城隍神。所谓天下第一城隍,大概是城隍神之中的领班。据说, 这位“都城隍”老爷,正是《甄嬛传》剧中与甄嬛相知相许的老十七。是乾隆皇帝的十七皇叔允礼。所以,乾隆皇帝每次来热河避暑,必先到这里上香礼拜,然后才进驻避暑山庄。
http://s1/mw690/001A7roHzy72POzoeSQ70&690

http://s3/mw690/001A7roHzy72POBL5Rw62&690

      我们来到城隍庙首先进了山门殿也称正门殿,面阔三间。门外正中悬挂的“都城隍庙”匾额,由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匾额四周有浮雕龙饰,“都”字具有第一的含义。庙门外两旁分列旗杆和石狮子各一对。原有的大红影壁墙、木牌坊,已无存。殿内正中供奉的护法神王灵官,金甲披身、手握钢鞭、长有三只眼。所以说他“三眼通晓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可驱妖镇邪、保家宅平安。据说康熙皇帝十七皇子允礼,自幼豁达识体,不参与皇权之争;且聪明持重,政绩斐然。他死后,乾隆皇帝深感若失股肱,感念叔父允礼忠心辅国佑帝之恩,封他为热河城隍神。热河新庙落成,庙内里的陈设均按帝王规制,乾隆帝封神名号为“方隅”,让他管理大清疆域各地城隍。自此承德都城隍庙以大清等级最高的城隍庙名扬天下,被称为天下第一城隍庙。

      庙内设神像近九十座,除“天下第一城隍神”外,其余各殿供奉文、武、义、财神、孔子、朱熹、文昌帝君和极具特色的六十甲子神。

http://s12/mw690/001A7roHzy72POE5lMveb&690

http://s15/mw690/001A7roHzy72POEbVhQde&690
       一进院内有钟鼓二楼;二进院前设门殿马神殿。马神殿东西两侧供奉着两尊马神,东侧名为温琼,西侧为马胜,他们都是天庭掌管天马的主管,还有神马一对。传说两匹神马是天马,弼马温孙悟空任职时贪玩,丢了两匹。两匹神马跑到人间被城隍神发现,将它们降伏作为自己和夫人的坐骑了。每年的清明节,城隍爷和夫人都要骑乘神马出巡“收鬼”。

       过了马神殿,是个大院子,中间三条石板路是当年留下的皇帝礼香走的御路,一直通到主体建筑“福荫岩疆”殿前。大殿上铺黄色琉璃瓦,两重房檐歇山顶,前出抱厦,殿顶装饰吻兽共有十个:正脊两端两个,前后垂脊、岔脊头上共有八个,为“九脊封十龙”,寓意有十条龙来守护大殿。

       大殿前柱子上的对联,为乾隆皇帝的御笔。

        上联:和会视几封妥斯苞茂;

        下联:阜宁征版籍报以馨香;

        横披“福荫岩疆”。

http://s14/mw690/001A7roHzy72POGHJpPbd&690
       正殿福荫岩疆殿正中供奉着一尊城隍爷坐像,面目慈善,号称“天下第一城隍”,坐像上悬“敷佑下民”匾额。两边东立掌善司;西立掌恶司,专查人间善恶之事。殿前西侧的配殿是“文昌殿”,供奉的是孔子、朱熹和文昌帝君。东配殿是财神殿,供奉三神:文财神比干、武财神赵公明、义财神关羽。

       主殿后的寝宫殿是城隍爷及夫人的起居处,建于原始留存的假山之上。道教寺庙中假山意指祥云,可让城隍一家人生活在仙境里。在我国的城隍庙中,将后寝宫修建于假山之上的是十分少见的。在寝宫殿两侧的偏殿中供奉的是六十元辰,俗称六十甲子神,神态各异,极具特色。大殿前有石碑两座,上刻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热河初建城隍庙拈香瞻礼八韵》有序诗文,详载城隍庙营建始末。诗文可以看到建庙的初衷,还能看出乾隆帝建此庙的良苦用心。清朝入关后积极巩固国家多民族的团结, 承德的诞生和兴盛就得益于清朝对少数民族的“怀柔”政策。都城隍庙的修建迎合了汉族民众的道教信仰,实现清王朝利用宗教化解民族矛盾,实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之目的。

       城隍,从我国先民的原始信仰、民间信仰发展到后世的宗教信仰,它们原发于农耕文明。宋代以后,城隍信仰已是民间非常普遍的信仰了,随着城隍信仰在我国民间的发展,各地人民信奉的城隍神愈加人格化、本土化、多样化,大多以当地人民普遍认同的、已去世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城隍信仰文化是祈福文化的重要载体,继承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 

       承德城隍庙历经二百三十载而不衰,经过精心修葺,琉璃披光,彩绘饰金,一尊尊神像,一件件文物都融进了道教文化的底蕴和氛围之中,一方面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也向游客展示着热河都城隍庙悠久的历史和道教文化的魅力。城隍神面目慈祥,俯视万物,为民降福,尽显其“天下第一城隍”王者之尊。

       总之,这是被冠以天下第一的名号的,即使这是一座——也仅仅是一座小城隍庙,况且它的身边就是举世闻名的避暑山庄。想起古人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哲训,大概“庙不在大有神则灵”吧。虽然谁也不知道这神灵什么时候灵验,毕竟心中有了一道期盼的符。但是,我们旅行团的大部分人,接受了在魁星楼受到挟迫捐款的教训,进庙不进门,站在门外,双手抱拳,行抱拳之礼。表示恭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