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泉州天后宫游记

(2009-12-05 22:27:06)
标签:

泉州天后宫

妈祖文化

旅游

图片

文化

照片

传统文化

      泉州天后宫游记我们参加厦门培训班的学员来到了泉州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于公元1196年。天后宫又名天妃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我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妈祖庙。

    天后即传说中的妈祖,过去,我是从电视、报纸等媒体上了解妈祖的。有幸拜访天后宫,使我对妈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妈祖名林默娘,是北宋时湄洲岛的民女,据说她出生的时候,遍地生香,瑞光四射,她终生行善济人,引导乡人避凶趋吉。

    公元987年,重阳佳节,妈祖父兄驾舟渡北上,西风正急,途中遇到狂风恶浪,船在狂风怒涛中剧烈颠簸,妈祖敏感到父兄的遇难,亲临救驾,父亲救起,兄长与自己身亡,就这样乡民赞她“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事,乡民以病苦辄愈。长能乘席渡海,乘云游岛屿间,人呼曰神女,又曰龙女”。因默娘生前与民为善,升化后被沿海人民尊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泉州天后官初建时,微宗赐额"顺济"为庙名,即"济以顺风"之意。百姓感念她的美德,尊她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当地渔民出海前都要到天后宫前祭拜。 

   泉州天后宫游记 

     泉州天后宫的天后正殿,虽历经沧桑,但明清木构建筑至今依旧保存完好,采用花岗岩石砌筑的须弥座。建筑结构比较特别,空间变化很丰富,门窗弯枋雀替,雕花精致细密,纹饰丰富多采既有几何图案,又有花卉水族,鸟兽人物,托木部位有凤凰戏牡丹,寿梁中作如意访心,表现女性神庙。殿内油漆用朱地画"暖八仙"之一的钟离及如意相间图案,其绿地雕彩西蕃莲及喜鹊登梅图案,有吉祥的象征,有的图案作异兽,寓意"益寿"。殿内础浮雕,更是琳琅满目,八骏、八宝、傅古鸟龙及各种花卉,表现着水族鱼龙腾空翻浪,与百花争妍,这都是表现道教主题的图案,以福禄寿吉祥物作衬托,呈现仙家的非凡境界。

    殿顶筑九脊重檐四面落水的歇山式,正脊是天后殿至高点,两端五彩瓷型双龙戏珠,造型精美,光泽鲜艳,表现整个大脊龙的至高题材,四岔脊头组合凤凰图案,对应大脊成龙凤呈祥,背面作人物故事,配以龙凤、麒麟,玄武、双虎、体现了吉祥如意,庆贺长寿的象征,为闽南特有的建筑艺术之一。

 

泉州天后宫游记

     这就是天后娘娘了,雍容华贵,很慈祥的样子,保佑着出海者

     据说,台湾及东南亚各国的众多妈祖庙都由泉州天后宫及湄州天后宫“分神”而立。由于同源同宗,亲缘相承,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台胞和海外侨胞前来泉州天后宫朝拜,共仰海峡女神。

   

泉州天后宫游记

 

  后人将妈祖的传说进一步升华,把她塑造成为一位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其目的仍是为了化育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这是宋代状元黄公度的诗句;“但见舢舻来复去,密俾造化不言功”──这是宋代学者陈宓的诗句;“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这是元代诗人张翥的诗句;“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是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题诗。以上这些诗名既是对妈祖精神的高度概括,而又说明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重视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这一民间信仰成为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泉州天后宫游记

    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今年9月30日作出了关于“妈祖信俗”成功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议。这是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标志着妈祖文化正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对保护妈祖文化、传承信仰习俗、挖掘文化内涵、推动广泛传播、扩大世界影响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拜访天后宫,我们为泉州独特的名胜古迹所吸引,更为妈祖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迹所鼓舞,我们应该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