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剽窃及其后果

(2013-07-02 09:31:37)
标签:

翻译

诗作

剽窃

辩护

学风

分类: 思想断章

论剽窃及其后果

——aire老师翻译诗作剽窃案引发的联想

苦茶

  这个题目属于被人写烂了那种,所以我重新评论剽窃问题,本属于无奈之举。前两天撰文吐槽,学生期末作业严重的抄袭现象,aire老师还安慰我说,对于此事不要太过揪心。没过两天就爆出了韦白先生对于aire老师抄袭事件,虽然举证非常顺利,就像air老师说的她所研究的是外国死人,全国也没有几个人去做,网上的中文本都是她写的。于是,韦白先生就像是撞了木桩的小白兔一样,在书出版后就被猎人赤裸裸地钉在木桩上。对此,我本以为没有什么悬念了,而且译者和出版方也没有回应,也就不便发表什么意见和看法了。但是,今晨看到译者和编辑的回应,我觉得还是应该继续聊一下这个剽窃的话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众手修书的传统,所以刘知幾一直批评史官修书的诸种恶德。当然,其中就不免对于史书之间相互剽窃的讽刺和挖苦。但是,到了近代以来剽窃之风愈演愈烈,剽窃古书在梁启超先生的批评下,慢慢有所收敛,但是抄洋书的习惯却被培养起来了。梁启超先生就是始作俑者之一。即便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群己权界论》时做了多少的译注,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还是翻译作品,仍旧不是严复自己的研究。但是,梁启超先生许多作品,似乎就是从日本的作品加以移译过来,并署上作者的大名。

 

  这种东西互搏的技术,基本上成为了民国以来留学生的自觉,在海外抄袭中国作品并加以翻译,回到国内翻译洋作品,并署上自己的名字,这么赤裸裸的学风,就培养出一批无耻的剽窃之徒。这种剽窃虽然被民国以来的学者所往往宽恕,认为哪怕是创造性转化,也大大促进了中国学术界的发展!就像我们知道盗版横行,扼杀了自身的软件产业。同样,剽窃之风也必将熄灭中国学术界自身的活力。

 

 

  有些人问为什么?我仅仅将上课的经验介绍一下,就明白所谓的剽窃与学风败坏的原因了。如果,教室上课学生根本就不听或者根本就不来的话,那么教师无论安排什么样的作业和考题,学生本身就不可能认真复习和仔细撰写。在这样的背景下,剽窃抄袭作弊本身就是同义词。

 

  那么,为什么剽窃进一步败坏了整个学校的风气呢?假如,教室中除了那些平时不来,上课不听的学生外,依旧有认真听讲仔细完成作业的学生。在面对期末考试和考察的时候,他们按照自己从课堂上听来的内容考试和撰写,但是他们突然发现一学期没有来听课的学生考得比他们还要高,一打听发现他们是通过作弊和剽窃来获得成绩的。而且教师并没有加以制止,那么他们就会认为仔细听讲认真完成功课,还比不上抄袭作弊来得快,而且不用费力气的话,那么再好的学生也会放弃学生底线,开始大规模肆无忌惮地抄袭作弊。

 

  当然,我必须说学校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在学校里抄袭作弊,到了社会上会做出什么没有底线的事情,谁都说不准,但是我是知道今天大学里这种风起是教师和领导层的合谋。就此次air老师翻译诗剽窃案作来看,韦白先生所谓的道歉,说实话太不真诚。在中国集体翻译并非没有先例,在诸多众手翻译著作中,每一篇文章诗作下都会标明具体的翻译者。这其实是翻译界的惯例,而韦白先生在不愿重翻又不愿按照惯例的情况下,进行剽窃岂不是顺理成章。

 

  至于编辑昆鸟的答复,简直就是颠倒黑白的佳作。想来,昆鸟在大学里也没有少做这种剽窃抄袭的工作,否则也不会如此理直气壮地为剽窃来辩护了。说起来,为何昆鸟会如此理直气壮呢?我想这大体来自于她对出版界的熟悉,毕竟剽窃所付出的代价也不过是稿费的二至五倍,也就说按照我们今天官方所订的稿酬,air老师每千字顶多获得500元的赔偿。而众所周知,此书恰恰是翻译诗作,根本上就不会有太多的字数。所以,昆鸟在不用承担太多赔偿的情况下,就可以从容应付来自于四面八方的质疑了。

 

 

  说实话,aire老师昨天在网上的言语,与其说是义愤填膺,不如说是被伤害后的哀婉。毕竟当自己的作品,被人剽窃之后的心境,实在是难以言喻。不过,我觉得其中一个道理说得非常好,如果中国翻译界剽窃成风的话,那么就不会有真诚的译者将自己的作品发表在网络上,整个互联网世界丰富的内容就会大打折扣。

 

  对此,我想这恰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状。我身边发生的故事,也恰恰能够说明类似的现象。在周围的朋友中,大家本身是希望形成一个交流的空间,但是有些朋友就喜欢在交流中剽窃别人的想法,然后迅速地撰写论文发表。这种事情是没有不透风的墙,所以我们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但是,作为熟悉的朋友又不好直言指责,只好将朋友之间的聚会减少,或者就不再继续聚会,防止某位同志的剽窃行为。关键问题在于,他不仅仅剽窃,而且会倒打一耙。我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新儒家的评论,他不仅仅会抄袭剽窃,反过来还会倒打一耙说我支持新儒家的论点。对此,我只能哀叹人心不古了。

 

  举这个例子,恰恰说明剽窃作为一种恶劣的学风,不仅仅会对整个学术界翻译界造成恶劣的影响,同样也会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造成恶劣结果。对此,我只能对于这种明目张胆的剽窃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对于学生如此,对于朋友我也只能敬而远之。如此,才能保持一点作为创作者和翻译者的可以继续奋斗事业的清白。

 

结语

 

  很抱歉,对于aire老师来说,我这篇更像是消费了此次剽窃事件,但是我想无论是在翻译界还是在学术界,剽窃行为所造成的恶劣影响还在继续。大多数人对于剽窃行为,还在因为没有被揭发而窃喜不已,或者因为被揭穿剽窃行为而恼羞成怒。但是,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断绝剽窃之风,我想在中国当下的环境中还任重道远。

 

  另外,对于那种剽窃之后,还在喋喋不休,为剽窃行为辩护的行为,我想整个风气恰恰就是这种无知无耻者所为,他们认为用小的代价,就能获得丰硕的成果,但从来不觉得自己这是偷窃行为,窃钩者诛,窃文章者岂能毫发无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