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子街园丁文苑】女孩小仙|姚年旺

分类: 生活感悟 |
小仙姓朱,南京人。24年前的春节刚过,她随贩鹅的父母来到戴南,租住在我家前面一户人家。她父母很忙,一天需要杀近百只鹅,褪净毛,分送到多家卤菜店。租房不大,没有多余的空间供她活动,就到我家和我女儿做了玩伴。这一做,就是半年。
那年我爱人脚趾骨折,在家卧床休息。6岁的女儿不肯去上幼儿园。小仙才4岁,圆圆的小脸,很可爱。她的到来很及时。
小仙究竟是不是叫小仙,我们至今也不知道。那时她的口音很重,听不大清楚,好像是“小雪”,又好像是“小仙”。但她妈妈唤她时很像“小仙”,于是我们就管她叫“小仙”。我们曾问她是“仙女”的“仙”,还是“鲜花”的“鲜”?她歪着小脑瓜说:“不是,是‘朱小xin’的‘xin’。”
爱人到了能下床的时候,就带女儿和小仙在家附近散步。小仙总是一路走,一路唱,唱得最多的歌是《一分钱》。路上有个小土堆,每当走到那儿时,她就让我女儿站在土堆上扮警察,她从地上捡起一块小瓦片,然后唱道:“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唱着,就把小瓦片塞到我女儿手里。直到现在,女儿对这个情景还记忆犹新。
暑假里的一天早上,我们吃完早饭,觉得家里少了笑声,才发现是小仙没有来。女儿说,小仙说她今天要被她爷爷带回南京上幼儿园了。正在这时,外面传来叫我女儿的声音。“是小仙!”我们三个人不约而同地出去看她。她说今天不走,再玩一天。她说得很认真,但我们都认为小孩是不会有时间概念的。谁知第二天,她真的回南京了,从此不曾再见面。
后来,她的父母也换了住处。偶尔也能遇见,我们只有点头打个招呼。好几次想问一下小仙的近况,甚至想打听一下小仙的名字,但又没有问得出口。因为人家忙忙碌碌的,能理解我们这份闲心吗?
再后来,连她的父母也难得见一面了,但我们还是时时想起可爱的小仙,回忆起那一段欢乐的时光。
小仙,如果你能读到这篇文章,还会记起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