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党前的八个共产主义小组。严格地说,党成立前的八个共产主义小组还不是中国共产党。这八个小组是上海北京长沙济南武汉广州巴黎东京,代表五十几位成员,并选派十三位代表召开一大,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八个共产主义小组中,上海武汉广州巴黎东京叫共产主义小组,而长沙叫俄罗斯研究会和文化书社,北京叫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济南叫康采尼斯特学会。后来党史把八个小组统称为建党前的共产主义小组。
2、一大13位出席代表及其他人员。一大代表13人,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李汉俊李达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刘仁静,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开会时,李达的夫人王会悟负责后勤和警卫,厨房还有个厨师做饭,还有房主李书诚和夫人薛文淑,最后一个是1921年7月30日晚突然闯入的密探,导致一大在7月31日转移到嘉兴南湖一个中等画舫上开会,并于当日闭幕。当时在这座房子里的人共有20人。十三位代表平均28岁,最大的何叔衡45岁,最小的刘仁静19岁,毛泽东28岁。从头走到尾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
3、党的一大出台三个文件,即党的第一个纲领、关于党的目标的第一个决议和中国共产党宣言。目前宣言始终未发现,但它的第一句是仿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书写的,即一切至今存在过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至于纲领和决议则是在苏联共产国际档案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存的1924年陈公博在该校留学时的硕士论文《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该文后附录中有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但是英文。建国后我国把这两个文件从俄英文再翻译过来对照,发现是一致的!并且均缺少第11条。依此来看,俄英文均是按同一中文版本翻译的。实属不易!
4、一大的会程及起止时间。在延安时期,党中央及毛主席均以七一为纪念日,建国后经过专家们论证,7月23日至31日是一大会期,共九天。其中7月25、26日休会,起草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24日第二次会议,各地代表报告工作情况,27日、28日、29日第三、四、五次会议,讨论党纲和今后实际工作,30日晚有密探闯入,随即休会转移,31日转入嘉兴南湖画舫,晚上闭幕。到南湖开会的有10人,何叔衡提前回湖南,陈公博与新婚妻子李励庄去杭州游玩,李汉俊处理上海会址事务。一大闭幕后10位代表回上海已是午夜时分。
5、一大会址叫兴业路106号,在1943年就叫这个名,一直沿用至今。有人说叫兴业路是解放后起的名,其实不是!兴业路原属法租界,叫望志路。望志是取上海法国公董局总工程师望志的名字命名的。1943年汪伪政府收回法租界,根据《关于交还租界及撤废治外法权之协定》,废除了望志路这个路名,改用广西南部的兴业县的县名来命名,称为兴业路!多励志的名字,建国后一直沿用。今天去还是这个名字!兴业路104-106-108号,用现在的话说,叫兴旺事业一定顺!一路发!简直就是天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