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拍黄瓜”屡遭举报,职业打假莫成套路围猎

(2023-05-23 14:27:10)
标签:

时评

美食

财经

教育

文化

分类: 历史财经

拍黄瓜屡遭举报,职业打假莫成套路围猎

严循东  2023524

近日,湖南省株洲市餐饮行业协会公布的一份文件显示,该市多家餐企向该协会反映,当地一对父子利用餐企销售拍黄瓜等凉拌菜无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证这一由头,频繁举报,要求餐企高额赔偿,自2020年至今竟举报49次。被举报餐企认为相关举报系恶意举报,纷纷联名反映。记者采访了解到,制售拍黄瓜”“凉拌木耳等常见凉菜,必须办理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证,然而,由于冷食类许可要求较高,餐饮小店大多未办证。

拍黄瓜遭职业打假,此前早有先例,很多餐饮营业者屡屡中招、苦不堪言。基于现有法律体系架构,职业打假人与餐饮商家围绕怕黄瓜的博弈,现在看来,是失衡且不对等的——前者手握规则赋予的巨大优势,后者则几乎无招架之力。

一些餐馆未取得冷食类食品经营资质,超范围经营拍黄瓜等凉菜,确实是违法在先。打假人以此为把柄,以举报为由索要大额赔偿,看起来是依法维权,但目的是捞得一笔赔偿金。因为规则直白简单,于是,有些打假人甚至下饵钓鱼,点名下单拍黄瓜,诱导饭馆上钩。当此类案例大范围、密集地发生,打假打猎索赔讹诈的边界已然分不清楚。

现实中,相当多小餐馆都存在着超经营范围售卖凉菜的情况,尽管也时有行政处罚的消息,但总体而言,市场监管部门还是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执法宽容。职业打假人显然打破了这种微妙的默契,面对围猎式职业打假故意性质的举报,职能部门有必要开展调查、作出惩罚。

以往,瞄准拍黄瓜这类举报更多是散发的、零星的,而株洲餐馆这波大面积的举报,所引发的担忧则完全不同。遭遇此类套路,餐馆经营者难道真就只能自认倒霉、坐以待毙?为此破局,显然还需要前端发力。至关重要的,就是强化普法宣传,引导餐饮小店更严格地合法经营,规避法律风险、避免因小失大。另外,当然也需要在执法端和立法端进行某些更灵活地处理。比如说,用好、用足首违免罚”“轻微违法不罚等人性化执法原则。

梳理过往案例,针对被套路风险较高而现实中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较少的拍黄瓜等凉菜,也不妨思考,是不是可以将之从冷食类食品条目中进一步拆分出来,制定并实施更科学、精准、务实的食品加工制售标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