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终解释权”是一种“霸王条款”,更涉嫌违法

(2023-05-23 14:19:02)
标签:

时评

财经

教育

文化

时尚

分类: 百事论谈

最终解释权是一种霸王条款,更涉嫌违法

严循东  2023524

日前,河北秦皇岛一美容会所因在对经营项目进行说明时使用最终解释权归××美容会所的内容而被罚款5000元引发关注。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因为规定经营者单方享有解释权或者最终解释权而被处罚的商家并不少,但目前仍有不少商家在促销活动中使用类似描述。(523日《北京青年报》)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一些商家为了避免和消除消费纠纷,往往会在经营项目的格式条款中注明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表面上看,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能减少消费纠纷,避免给商家带来麻烦,但殊不知,这不仅是一种霸王条款,更涉嫌违法。

我国《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二条明确: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使用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不得作出含有下列内容的规定:……(六)规定经营者单方享有解释权或者最终解释权。这说明,商家不得擅自使用最终解释权。因而,此次河北秦皇岛一美容会所因擅自使用最终解释权被罚,也是罚当其责,咎由自取,一点也不冤。

众所周知,商家擅自使用最终解释权,是商家以拒绝消费者的合理要求来达到保障自身利益的惯用手段,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这显然是一种消费侵权行为。试想,消费者一旦遭遇消费侵权行为,商家动辄以最终解释权而让消费者吃亏,这于消费者而言,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平的。

因此,笔者以为,对于商家擅自使用最终解释权的违法行为,监管部门理应站出来。一方面,监管要严督查。市场监管、消保委等监管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不妨对商家经营项目的格式条款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核,一旦发现类似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的不公平条款,应予以纠正,切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商家擅自使用最终解释权,侵犯消费者的正当、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监管要严处罚。监管部门一旦查获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这样的不公平条款,就应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不妨通过约谈、开罚单、列入黑名单,甚至从业禁止等多种处罚手段,让无良商家既付出经济代价,又付出诚信代价,更付出禁业代价,倒逼其遵规守法,切实履行买卖合约。

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加大普法宣传和教育的力度,让广大商家知晓擅自使用最终解释权也是一种违法行为,倒逼商家自觉做到遵法、守法,不擅自使用最终解释权,从而避免损害消费者的正当、合法消费权益。

此外,消费者也要学会维权。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一旦遭遇商家最终解释权的不公平条款,既要坚决说,又要积极大胆地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切忌自认倒霉,任凭无良商家利用最终解释权来侵犯自身的消费权益。

笔者相信,只要监管严督查、严处罚,以及必要的普法教育,再辅以消费者学会维权,就一定能有效遏制商家擅自使用最终解释权的不法行为,从而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正当、合法消费权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