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教的“众生相”本义是什么?

(2023-05-11 07:46:37)
标签:

佛学

文化

教育

星座

历史

分类: 伦理探讨

佛教的“众生相”本义是什么?

严循东  2023511

学佛的人都知道,佛教讲四相,即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么,何为众生相呢?也就是说,众生相的本义是什么?

其实所谓的众生相,《圆觉经》中曾有过解释,即: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佛在这里讲的众生相,并不是指世间之中不同的众生有不同形象,而是指众法生起众生,说到底,众生相其实就是众法生起之相

所谓的心自证悟所不及者,强调的是我们观察或思考这个世界的方式,无论是我们能够体验到之,还是我们的所思所悟,事实上都无法解释其来源,在这里佛想要表达的是:若是我们用这些底层的思维来观察或思考的话,是无法证到究境的。

也就是说,我们无法通过自证自悟,反过来去了彻悟这些底层观察思考的模式和方式。因此,佛又进一步地说: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

为什么如此说呢?因为我只是众生这个概念所包含的一个特定的个体,所以不能反过来说众生专指我,而他也只是众生这个概念所包含的一个特定的个体,所以,更不能反过来说众生是专指他,这就是我是众生,非彼我故说的道理。

因此,众生相也就是指众法生起之相,也就是说,我们眼前这个世间,并不是有一个独立于我们思维意识的世间客观存在着,反之,是我们思维意识里内嵌的先验,或者说内嵌的特定观察思考模式,由此而产生出了眼前的万千世界,即是先验决定了经验,没有了先验,也就无所谓经验的存在。

换句话说,事实上,我们的这个世间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我们思维意识的客观世界,因为我们所能感知到的这个客观世界其实是真识上起转识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起转识的过程,就是众法生起的过程。

所谓的 众生相,其实是支撑着我们能够观察或思考到这些存在的缘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观察与思考可以反过来证悟众生相。 也就是说,无论你怎么思考,无论你怎么观察,都无法找到那个思维意识里的众生相

因此,佛说的众生相,其实是想让我们通过这个概念,来对生命进行自省与自我认识,所以,真能够学佛的人不仅需要非常的敏锐,而且还需要非常善于自省与内观,非常善于在细微处留意,在不经意处留意,这也是禅宗经常说的你要起疑情所要表达的意思。

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佛要起疑情,所谓的起疑情指的就是佛教讲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这些内容包含的微妙含义,这也是佛为什么一直在强调四相的真正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