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研渐趋“高考化”,硕博毕业生首超本科

(2023-04-06 17:03:34)
标签:

时评

教育

文化

财经

时尚

分类: 教育文化

考研渐趋高考化,硕博毕业生首超本科

严循东  202347

北京市教委日前发布数据,今年北京高校硕博毕业生预计约为16.08万人,本科毕业生预计约为13.61万人;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毕业生,相差近2.5万人。正值金三银四就业季,高校就业指导专家提示,研究生和本科生在求职中各具优势,切忌盲目追求高学历。

新鲜出炉的硕博毕业生首超本科,显然打破了不少人的刻板印象。在传统观念里,硕博毕业生是知识精英,硕博毕业生首超本科很容易给人一种学历贬值的认知;当硕博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读书无用论又被一些人老调重弹。

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59.6%。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自然为硕博研究生提供了更多的源头活水。虽然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研究生阶段受教育人数占高等教育的比例在10%左右,与高收入国家20%的比例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此外,我国硕博研究生主要聚集在北上广、长三角等大城市,导致大城市内卷严重,有些小地方明明需要硕博研究生却招不到人。

一项调查显示,64.1%的受访者表示本科毕业有必要继续升学,其中50.6%的受访者认为学历还是敲门砖54.8%的受访者给自己设定的受教育目标是硕士毕业及以上。在理想的图景里,招聘应该是岗位与能力匹配;然而,不少用人单位通过唯学历”“唯名校建构了人为的藩篱,导致许多本科毕业生身不由己、欲罢不能地参与到读研读博的教育竞争之中。

学历和能力并不能划等号,硕博毕业生不见得比本科毕业生更能胜任所有的岗位。在供求关系失衡的格局下,一些岗位不断提高用人门槛,导致学历高消费现象,学历高消费现象又反过来驱动和鞭策更多本科毕业生读研读博,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让考研渐趋高考化”——虽然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车轮滚滚,但全社会的人才观、教育观没有得到同步的重塑与更新,明显慢了一拍,导致许多人依然热衷以学历论英雄,偏好学历高消费。

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只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硕博毕业生并不意味着都是职场精英,同样要经受市场大浪淘沙和风吹浪打。哪怕是名校硕博研究生,如果自身能力、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同样会在职场中遭遇滑铁卢

避免学历高消费的关键,在于认同和遵循《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价值内核,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推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形成。只有加快从身份社会到专业社会的转型,由学历带来的身份意识才会逐渐淡化,职业本身所需求的能力意识才会逐渐强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