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动“低龄宝宝入园”能为年轻父母解忧?

(2023-03-13 10:27:08)
标签:

时评

育儿

财经

文化

教育

分类: 百事论谈

推动低龄宝宝入园能为年轻父母解忧?

严循东  2023313

全国两会有政协委员建议出台相关评估标准,降低幼儿园入园年龄门槛,2岁的孩子也能够进入幼儿园学习。对此舆论场热议不断,有家长呼唤尽快落地,也有人担心过早入园小宝宝能不能适应。

孩子谁来带,是让不少职场父母头疼的问题。尤其在大城市,有老人能搭把手还好,否则可真是犯了大难。无论是找育儿嫂,还是送私立托管班,花费不菲,还未必靠谱。数据显示,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约4200万,其中三分之一有较强烈托育服务需求,而目前实际入托比仅约5.5%,供给缺口很大。难题之下,很多年轻父母尤其是职场妈妈,不得不减少在事业发展中投入的精力,有的被迫辞职带娃。种种现实困难,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生育意愿。低龄宝宝入园的建议,恰恰戳中了这一社会痛点。

社会托育方式不尽如人意,亟须普惠性托育来兜底。这一方面,2021年发布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就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地方实践中,北京等地也出台了相应政策,要求加快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并已开始了相应试点工作。

对幼儿园来说,普惠托育也是缓解生源减少影响的重要途径。据统计,从2017年起,全国每年的新生儿都比前一年减少100万到200万,预计36岁幼儿园适龄儿童规模将进入收缩期。以目前的幼儿园规模,到2024年甚至会多出”1000万个左右的学位。在一些城市里,很多幼儿园已经在为招生发愁。当此之时,把23岁幼儿的托育纳入进来,推进小园小班建设,既能解年轻父母之难,也能破幼儿园招生之困,更能拓展和优化现有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缓解幼托服务体系结构失衡,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当然,小宝宝能否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现实顾虑也必须重视。要知道,看似是1岁之差,但幼儿的认知、行为等能力差别不小,照看方式、教育方式等都要有相应调整。换句话说,鼓励幼儿园办托班绝不是简单下调年龄门槛那么简单,后续的一系列系统安排必须跟上。比如,教师的能力要提升,场地安全性要提高,课程设置要适配等等。对此,需要幼儿园主动应变、积极作为,也需要相关部门出台规范,给予政策以及资金支持。当然,普惠性托育的目光也不能局限于幼儿园。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园区、楼宇等引入或兴办托育机构等,或都值得探索。

生孩子、带孩子、养孩子看似是家庭私事,但受其影响的生育意愿却是关乎国家人口结构的大事。各方携手发力,把补短板的步子迈得再大些、再快些,才能不负幼有所育的民生承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