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彩礼热”难退烧,婚俗改革仍需向前

(2023-02-07 14:29:18)
标签:

时评

情感

财经

文化

娱乐

分类: 百事论谈

彩礼热难退烧,婚俗改革仍需向前

严循东  202328

前段时间,有一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向河南省濮阳市市长留言,反映濮阳县庆祖镇彩礼特别高,全款买车买房后女方家庭又索取了二三十万彩礼。近日,此条留言被濮阳县委县政府督查局回复称,庆祖镇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彩礼总数应控制在6万元以内,此留言中的问题系极个别现象,不能以偏概全。(23日 澎湃新闻)

彩礼,往小处说,是一个家庭的共同约定,往大处说,它反映当下的社会风气。近些年来,天价彩礼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从一动不动、三金一响、六斤六两万紫千红一片绿,层出不穷的顺口溜调侃着适婚青年们的无奈,仿佛婚姻变成了一手交人一手交货的商品交易。甚至有些思想观念囿于重男轻女的地区形成了越穷越要的局面。且彩礼支配也成为许多小夫妻聚焦的问题:有些家庭会将彩礼交给女方个人支配或经由女方带回,用以建设新人的小家庭。但有些非独生子女家庭会将彩礼视为卖女儿的钱,拿给弟弟或哥哥娶亲,形成了扶弟魔一类的群体,让男青年捂紧口袋,避而远之。

彩礼重,除了我国男女比例失衡、男青年难娶亲的结构性问题外,社会舆论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新闻中留言提到女方家里说她姐姐结婚都188了,还有她朋友结婚都是26万彩礼,现在又给我外甥要二三十万彩礼,后续还不知道有多少礼金。可以看出,彩礼的多寡大多数时候都以身边亲朋的标准为开价条件。在这种风气中很难不被裹挟着陷入要少了彩礼就是没有给足女方尊重”“少彩礼等于不值钱等落后思想,也就不乏存在着盲目攀比之心。接下来就更容易滑向大操大办的极端,甚至为了面子举债办婚,使婚宴变成了不求真心、只求形式的一个过场,忽略了婚姻中最重要的感情。

在中国,彩礼的出现自古有之,作为一项根植于传统社会的独特婚俗,应该是量力而行的喜上添喜,而不是价高者得的买椟还珠。一方面,媒人劝导女方抛除传统陋习,地方治理与教育双管齐下,消除彩礼敛财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要完善法律法规,落实特殊情况下彩礼返还的相关细节,守护好每个公民的财产安全,避免高彩礼骗婚的个例,使男青年过分警惕防备踏入婚姻,避免造成麻杆儿打狼,两头儿害怕的局面。

目前,女性承担绝大部分生育风险仍是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所以要想彻底打通移风易俗的最后一公里,保障女性权益的配套政策同样要跟上,要解开女性心结,放下思想包袱。政策推行也要在保护女性权益的基础上徐徐图之,否则失去支持的婚俗改革就沦为了一纸空谈,一句口号。

关于治理高价彩礼的意见政策已出台颇有时日,但社会上关于高价彩礼的讨论还是热度不减。目前,在一些短视频、网络社交平台上还存在以天价彩礼作为舆论点,歪曲、夸大、捕风捉影捏造事实,进行不良营销,刻意激化性别矛盾的自媒体。例如知乎平台上引发舆论热潮的江西1888万的天价彩礼一文经查明实为杜撰。对这种添油加醋宣传不良价值导向、抹黑地方形象的行为,有关部门应及时予以制止,视情况进行封号或禁言处罚,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守好民间宣传阵地。

婚姻,应该是健康和谐的小宇宙,而非金钱与算计的交易场。202214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开展高价彩礼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当前,彩礼问题已经成了年轻人成婚的一座大山,搬动这座守旧的山,既需要民政司法等部门监督引导,也需要社会对青年多一些宽容与尊重,更需要年轻一代勇于打破陋习,敢于自立自强,使新时代文明婚嫁观念深入人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