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贷款中介不法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

(2022-11-01 07:46:15)
标签:

时评

财经

股票

文化

教育

分类: 历史财经

警惕贷款中介不法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

严循东  2022111

贷款市场上,有一些非法中介假冒银行名义,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洗白征信等虚假宣传的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这些诱人条件的背后是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等套路陷阱。这些不法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有借款需求的消费者要选择正规机构办理贷款,警惕非法中介或不法行为侵害权益,注意防范陷阱风险。

据了解,非法中介会冒充“××银行”“××银行贷款中心等名义发布贷款广告信息,或是向消费者推送贷款额度,声称在银行内部有关系”“可走内部流程办贷款等,诱骗消费者通过其办理贷款。其实,此类中介机构与银行并无关联,是为诱骗借款人进行的虚假宣传。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消费者如果有借款需求,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进行咨询或者办理。如确需中介服务,不要轻信间接的贷款服务要约,要注意核实中介机构资质,详细了解中介服务与合同内容,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虚假宣传行为。

另外,非法中介常以低价手续费”“百分百获得贷款等幌子吸引消费者。在借款人从银行获得贷款后,非法中介又以各种名义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打入指定账户走账,伪造流水,借款人一旦进行转账操作,这笔资金大多以服务费用等名义被截留,借款人很难要回资金,面临维权困难。对此,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消费者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对于超出贷款合同约定的转账要求要注意,警惕以刷流水”“走账为由的打款要求,不随意向无关账户转账打款,防范被骗取资金风险。如发现自己陷入不法中介陷阱,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通过报警、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非法中介往往瞄准对贷款业务、流程不熟悉,或征信有问题的消费者群体下手,提供所谓的优惠贷款’‘迅速放款服务,从中抽取极高的费用。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表示,事实上,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银行等正规机构官方渠道自行办理贷款业务。有些不法中介甚至会不顾消费者偿还能力,怂恿消费者从各类网络借款平台申请贷款,有的贷款产品本身就有很高利息,不法中介仍要再骗取一笔高额费用,其目的就是快速敛财而不是提供服务。

针对以上中介不法行为,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有借款需求的消费者,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理性借贷,从正规机构、正规渠道办理贷款业务。向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办理贷款时,要注意看清贷款条件、综合息费成本、还款要求等重要信息。坚持诚信理念,向正规机构提供真实贷款申请资料,珍惜个人征信,理性借贷,及时还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