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清华博士考协警”的乌龙,可以看出什么

(2022-05-28 06:37:55)
标签:

时评

教育

文化

财经

时尚

分类: 教育文化

清华博士考协警的乌龙,可以看出什么

严循东  2022528

近日网友爆料,有清华博士生报考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协警岗位,而且招考单位当时说她没考上,因为她还没毕业。随后就开始了一波波反转:清华大学回应,学籍库查无此人;长沙当地回应,当事人本科毕业于山东一所二本学院,经常臆想在清华大学读博士,包括本次协警报考,也是用清华博士的名义填报。

看来整件事就是个乌龙,一个由报考人员不诚实引发的舆论过山车。随着各方澄清到位,事件似乎告一段落,各方都可以松一口气,那些原有的秩序并没有被打破:名校博士并没有去考协警更没有落榜,那些学历预设、职业预设还依然存在。

不过,这些预设恐怕也是摇摇晃晃了,谁敢保证下次不会真的出现类似情况呢?一些新闻或许可做注脚,这段时间广东的山区县和平县、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纷纷引进了一大批名校毕业生,北大博士、海归硕士也去当了城管,这些都引发了舆论的密集关注。

这些地方的具体情形或许有差异,戏剧性比清华博士考协警也稍微弱些,但不可否认舆论关注的逻辑都是类似的:名校毕业生,选择了意料之外的职业。

无论以什么样的角度来合理化解释这种现象,是人各有志、特殊热爱,还是地方引才有诚意,有一点是没法否认的:这些事一定会成为热点,它们一定符合新闻的基本属性——反常、新奇。

这种阅读心理,是没法抹去的。这种就业观念,可以说是传统,如果尖锐些还可以说是过时,但这就是现实。没法想象如果去采访一个即将高考的学生,问他的梦想是什么,他的回答会是新闻中讲述的现实吗?

人们对于名校毕业的未来、职业理想的憧憬其实很固化,即实现一种稳定的预期,这也是人们努力的动力和意义所在。人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就是为了一个远大而开阔的目标。如果这种天道酬勤的因果路径总是被打破,那也不难想象会雕刻出怎样的人生观。

所以,即便清华博士考协警是个乌龙,其引发的连锁反应依然值得琢磨。本是相关单位自己审核的事务,却动用了不少的公共资源。人们在这种事上很纠结也很敏感,对一个不能相信、不愿相信又害怕相信的事,反反复复地确证,把一个几乎没有新闻价值的招考,变成了新闻的头条热点。

关注这条新闻的,相信绝不只是名校的高学历毕业生。普通人关注头部人才的前途,也就是关注在自己的前途;名校毕业生的去向,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去向。当顶着名校光环的毕业生,如下凡一般地到来,那自己又该去哪呢?

最后的反转也很有意思,当事人是一位二本院校毕业生。那么二本院校毕业生考协警,就能完全心安理得的接受?别忘了,这是个无学历要求、无编制的岗位。相信每一位二本院校的毕业生,都会从新闻里读出自己的想法。

仍然要说一句,每一位毕业生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脚踏实地地选择职业道路当然是可以的。只不过,社会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从来都有一些格外的期待,比如仰望星空、弄潮逐浪等等。从这场乌龙来看,这种期待依然还是存在的,社会还是应当努力,去创造这样的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