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志在千里”的精气神不可无!

(2022-03-12 13:44:43)
标签:

时评

教育

文化

健康

时尚

分类: 百事论谈

志在千里的精气神不可无!

严循东  2022313

人老了,越来越没用了。这是一些老年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殊不知,这种消极的心态不转变,时间长了,不仅对衰老的进程和寿命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也给人生的意义打了折扣,弄不好还真成了没用之人,给家庭及社会带来麻烦和负担。所以说,一个人年轻时要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到了晚年同样不能懈怠,志在千里的精气神不可无。

健康长寿,颐养天年,这是每一位老年人都渴望达到的目标。于是,不少老年人经常看电视、听广播、翻阅资料,学习和研究养生之道。在吃的方面特别在意,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自学成了营养学家;在文体活动上更是不在话下,或唱歌跳舞、琴棋书画,或打球练拳、登山跑步,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这些保健做法,只要是科学合理的安排,都是应该提倡的。然而,有些老年人只重视外在的客观保健,却忽视内在的心理健康,存在着心理不平衡的现象,要么怨气横生、愤愤不平;要么觉得老来无用,无所事事,闲得发慌。这样的心态直接影响着老年人身心健康,对此切不可小觑。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在所有健康措施中,心理平衡是最重要的。有了心理平衡,才能有生理平衡;有了生理平衡,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各器官代谢功能才能达到最佳的协调状态,一切疾病都能够减少发生。百岁老人长寿经验有一个共同的启示:要健身,先健心。长寿者都心胸宽阔,乐观开朗,心地善良、随和。心胸狭窄、鼠肚鸡肠的人活不到100岁,甚至有的人因为经常生气早早就夭折了。由此可见,心理平衡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关于老年人心理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原因分析,以及保持心理平衡的对策建议,不少专家学者作了深入研究,进行了透彻剖析,提出了许多高论,在此不再赘述。仅就老了,越来越没有用了这个话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忙忙碌碌习惯了,忽然赋闲在家没有工作可做,心理很不适应,感觉一天到晚茫茫然、空荡荡,英雄再无用武之地的失落感油然而生。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和精力大不如从前,有些疾病也找上门来,心态愈发消极,老了,没有用了成为一句口头禅。消极的心态,导致消极的行为:奋发进取的思想涣散了,刻苦学习的尽头不足了,乐观向上的豪情消退了,参与文娱活动的兴趣减少了,继续奉献社会的愿望没有了,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整天打不起精神来。如此消极的心态和行为,可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老年人应该端正思想认识,明确人生的意义所在,尊重衰老的客观规律,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态度不仅反映衰老还导致衰老。这是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贝卡·利维教授,通过研究来自俄亥俄州衰老和退休纵向研究项目的数据所得出的结论。该项目自1975年起,对1000多名参与者进行了研究。调查开始时,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63岁。在参与调查后不久,研究人员要求他们就衰老问题发表看法。例如,研究人员要求他们对随着年岁渐长,越来越没用了这一说法有多赞同进行打分。

利维教授发现,令人相当惊讶的是,在研究开始后,心态积极进取的参与者平均存活了22.6,而对衰老的解读更消极的参与者平均存活了仅15年。即使利维教授在调查开始时对他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以及其他已知风险因素(比如社会经济地位和孤独感)进行了控制,但这种关联依然存在。研究证实,心态服不服老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寿命长短,只有做到不服老,才可能实现真的不老

人们耳熟能详的《龟虽寿》,是东汉文学家、政治家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乐府诗,为组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篇。作者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其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充满了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全诗不长,总共只有七句: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其意为: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这首诗的诗情与哲理交融,构思新巧,语言清峻刚健,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很值得人们尤其是老年人赏析并从中得到启迪。

人终将要走向衰老,身体肌能逐步减弱,体力和精力越来越差,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抗拒。对于人体肌能的衰老,人们应该尊重客观规律,该服老的要服老,千万不要做出一些逞能的事情,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但在心态上要有不服老的精神,正如《龟虽寿》诗中所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年人要体现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乐观向上,永远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永驻。

老有所学,做到思想不生锈、学识不落伍。知识浩瀚、技能无边、开卷有益,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只要是有益处的知识和技能,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的加以学习。在这里要特别提醒老年朋友,学习的内容可以千选万选,但千万不要忽视政治理论的学习,应成为老有所学的必修课。

在老年群体中,因放松政治理论学习,导致政治免疫力低下而得的并不鲜见。有的违反政治纪律,受到党纪处分;有的触犯法律,被绳之以法,晚节不保,令人痛心。究其原因,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从岗位上退下来之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愿意参加政治学习、政治教育,不按时参加党的活动,游离于组织之外,久而久之,思想上生锈,行动上走偏,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化,组织纪律意识淡薄,导致政治免疫力每况日下,抵挡不住病毒”“细菌的入侵,经不住各种各样的诱惑,做出了违法违纪的事情,教训极为深刻,值得所有老年人汲取,应以此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老有所为,做到充分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增添正能量。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理想、有作为、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一个人退休以后不是无用武之地了,不是无所作为了,而是人生正当年,因为时间充裕了,空间广阔了,阅历丰富了,经验成熟了,做事更得心应手了。

老年人在颐养天年、保持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学识、专长、经验、感悟等,积极发挥作用,量力而行、力所能及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为,或运用自己的技术和技能为国家的建设继续出一份力;或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为培养教育下一代继续尽一份心;或投身公益事业当中继续发一份热。要为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而为,结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言传身教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要为弘扬优秀文化而为,发挥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深、积淀多、熏陶浓、自信心强、有说服力的优势,义不容辞担当起弘扬优秀文化的责任。要为建立良好家风而为,不断提升家庭成员的精神追求,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国家观、民族观,做到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孝悌安家,勤俭持家,廉洁守家。要为保持自身晚节而为,加强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遵纪守法的带头人,崇尚科学的引路人。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是美好的。有学者认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生命之树是120岁,其中0~60岁是第一个春天,61~120岁是第二个春天。第一个春天是播种耕耘的春天,是生长发育的春天,是辛勤劳作的春天。第二个春天是金色收获的春天,是温馨幸福的春天,是悠然舒适、享受生活的春天。有一句谚语:人生六十才开始。老年人应以积极的心态,从容地品味人生、欣赏人生,努力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