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好“第三卫生间”,彰显人文关怀

(2022-03-11 12:37:39)
标签:

时评

文化

健康

时尚

情感

分类: 百事论谈

建好第三卫生间,彰显人文关怀

严循东  2022312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冯远表示,要把第三卫生间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建好、建到位。此建议一经提出,便得到网友普遍支持。(39日 央视网)

当父母带领异性孩子外出,子女带领行动不便的异性老人外出时,或多或少都曾有过如厕不便的经历。第三卫生间作为在厕所中专门设置,为行为障碍者或协助行动不能自理的异性亲人使用的卫生间,一般配有独立结构和相应残疾人设施,人在里面互不干扰,因此,它的建设将会破除此类困境,为特殊群体提供便捷。

我国卫生间一般只分为男、女卫生间,而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此类划分的不完备之处也逐渐显现。例如,妈妈带男童上女厕的话题曾引起广泛争议。孩子的性意识在三岁左右便会萌芽,将具备性意识的孩子带入异性卫生间,是对其内异性隐私的侵犯,实属不妥之举。但同时,许多妈妈也表示,让孩子独自进厕所或让其单独在外等待,确实不太安全。如此一来,母亲左右为难,卫生间内的女性倍感尴尬,孩子甚至也会因此产生不健康的心理。为了民生需求以及社会公共文明建设,如此窘境,亟须破解。

实际上,随着厕所革命的开展,许多城市都在不断加大第三卫生间的建设力度,但由于缺乏使用经验、地方部门疏于管理等原因,第三卫生间一直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若想做到物尽其用,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国家可设立相关法律,要求旅游景区、必要公共场所必须设立第三卫生间,为其普及和完善提供支持;各级政府可仿效河长制”“路长制,将各公共区域的第三卫生间建设落实到人,建立起责任明确的监管体系,同时,可将各区域的第三卫生间运行情况纳入评定文明城市、宜居城市、国家级景区的考核标准,倒逼各地尽快完善落实;教育部门、宣传部门也应对第三卫生间的使用方式进行普及,转变受众观念,提高使用率,针对儿童及其父母,也要适当进行性知识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应关注多个群体的需求,孕妇、老人、残疾人、跨性别者的处境理应被关注。

把第三卫生间建好建到位,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呼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的社会需要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细节处入眼,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彰显人文关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