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从小抓起”

(2022-03-05 07:17:08)
标签:

健康

育儿

教育

文化

时尚

分类: 科普生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从小抓起

严循东摘录  202235

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22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座谈近日在北京举行。在助推健康科普进校园 提高学生健康素养专场座谈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表示,关注、重视、干预是应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另外,针对学校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陆林提出,每一所学校都应该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应从小抓起,从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就普及相关知识,帮助孩子们掌握缓解情绪、疏导压力的方式方法。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当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常见问题有哪些?

陆林认为,心理健康是儿童青少年学习、成长乃至未来人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常见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及品行障碍,还有一些孩子存在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自闭症、游戏成瘾等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亟需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在面对学习压力、外界刺激、冲突矛盾时,往往无法很好地调节情绪和心理状况,容易出现各种精神心理问题。陆林说,受疫情影响,学生长时间居家学习,容易出现沉迷电子产品、熬夜、缺乏体育锻炼、亲子矛盾冲突、缺少与同学朋友的交流沟通等现象,导致近视、抑郁、社交恐惧、游戏成瘾等身心健康问题。

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关注、重视、干预

我们该如何保护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2019年,国家卫健委会同中宣部等12个部门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要求各方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对儿童青少年及家长、教师等加强心理健康宣教,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身心同健康意识,掌握应对心理行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陆林表示,一是家长要引起重视,不要把成年人的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同时也要注意对孩子进行健康行为引导和心理疏导;二是儿童青少年自身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规律,尽量不要一个人在家里长期封闭,多与家人、同伴交流,适当体育锻炼。

陆林建议,如果发现儿童青少年情绪偏离正常,或者生活规律发生改变,出现失眠、早上不愿意起床、不愿意跟其他人接触、沟通障碍甚至有极端行为时,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及时关注、重视、干预,尽早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评估诊断,并采取相应的诊疗干预手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