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向世界传递了哪些东方智慧?

(2022-02-25 15:32:40)
标签:

历史

教育

文化

佛学

收藏

分类: 历史财经

《道德经》向世界传递了哪些东方智慧?

严循东摘录  2022226

老子的《道德经》在东西方享有高美誉度,也是被译介最多的中国典籍之一。这部经典缘何有此影响?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州大学哲学学院院长、老子学研究会会长王中江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就《道德经》的深度魅力、全球影响及如何进一步弘扬老子思想的东方智慧等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道德经》因何成为世界经典?

王中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道家学派创始人。他的传世名作《道德经》虽短短五千言,内容却涵天覆地,挖掘了宇宙形成、万物本源、国家治理、生态保护等一系列重大哲学、经济和政治问题,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之经典语录,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之一。

迄今对老子著书的最早记载,是司马迁《老子列传》中说的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如此小篇幅的《道德经》,在中国历史上注释、注解之多是少有的,如今它又是世界上被翻译语言最多的经典之一,称得上是众经之首。这部经典如此备受世界关注,根于其哲学智慧的深度和高度。

其一,《道德经》拥有玄之又玄、极高明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如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之”“道法自然等。

其二,它拥有独特的、超常的复杂性思维、言说方式,如正言若反”“大智若愚”“柔弱胜刚强等。

其三,它拥有高明的政治哲学和政治原理,如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若烹小鲜”“清静为天下正等。

其四,它拥有深度的伦理学、价值观和修炼术,如上德不德”“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其五,它还拥有深刻的文明反思、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如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大道废,有仁义”“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从个人修养、立身处世到治国良策,从平民百姓到学者、君王,《道德经》内在的哲理、智慧、思维和价值观等,在世界哲学和思想中既独特又深刻,其书是人类的伟大经典之一,其义理是人类的伟大思想之一。

中新社记者:老子的军事思想为何有人道主义特点?

王中江:历史上有人视《道德经》为兵书,有些夸大其词。不过,《道德经》少量章节确实谈到兵事和用兵方法。

原则上,老子是一位和平主义者、反战主义者。如他说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又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如果非正义战争降临,该如何应对?对此,老子主张自卫。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老子论述了用兵是不得已而用之,亦论述了取胜之道以奇用兵”“善有果,但也不能扩大战争,不能穷兵黩武,要恬淡为上,要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老子认为,战争不是一件幸事,伴随着胜利还有恶果,如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伴随着胜利还有痛苦,是胜而不美,如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要以丧礼处之,表达了强烈的人道主义。

中新社记者:老子如何看大国与小国的关系?

王中江:从春秋时期开始,西周天下解体和瓦解,诸侯兴起。如何重建一个新的天下体系,重建新的秩序,老子提出了重要原则,即主张大国与小国之间要和平相处。

如《道德经》说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这种原则,整体上是老子柔弱主义谦卑主义哲学在国与国关系领域的运用。

一般来说,大国处于强势,小国处于弱势,特别是处于大国之间的小国,其处境和生存非常难。老子主张大国要甘居下流,先尊重爱护小国,而小国也要好好对待大国,更要谦卑。

以现代国际秩序来说,老子就是反对强权主义、霸权主义。但世界上也有小国自不量力,以大国为敌,这种轻率之举,老子当然也会反对。

中新社记者:当今世界,如何弘扬老子思想及《道德经》的东方智慧?

王中江:任何思想、哲理、智慧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老子思想诞生于春秋晚期,是西周文明向东周转变的产物,但也具有世界文化的普遍意义。

老子的哲学同儒家等学派不同,同希腊哲学也不同,它具有明显的独特性。但老子的智慧又具有普遍价值,属于柔和主义哲学、是包容主义哲学,代表了人类的月神精神

老子所倡导的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上善若水等理念,小到个人修养,大到人类文明,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人类荣辱与共、命运相连,老子的理念极具全球价值。

同时,基于对老子文化的准确理解、解释和阐发,以及对当代社会问题、缺陷等准确诊断和反思,可通过不同方式传播老子的智慧、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运用老子文化帮助人们去化解问题、克服弊病。

其次,对老子文化的传播要分为不同层次,面对不同的对象和需求,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提供不同的精神产品

再次,为将老子的智慧和哲学更广泛传播,要创作出更好的有关老子文化的影像作品,如纪录片和电影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