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妨对“催婚催恋”多些理解和支持

(2022-02-12 07:24:15)
标签:

时评

情感

时尚

文化

教育

分类: 百事论谈

不妨对催婚催恋多些理解和支持

严循东  2022212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21名未婚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2%的受访未婚青年都经历过催婚催恋80.6%的受访未婚青年坦言被增加了春节走亲访友的压力。面对催婚催恋,59.2%的受访未婚青年会转移话题和注意力,53.0%的受访未婚青年会无论对方说啥都表示赞同。(210日《中国青年报》)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男孩、女孩到了成家的年龄,其父母都希望他们能早日结婚生子,组成一个家庭。然而,近些年来,身边晚婚族越发庞大,结婚率也在持续下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想趁年轻先把精力放在学业上或稳定事业上,并为以后结婚成家做些经济上的准备;有的对婚姻期望值高,且一直没有遇到真正令人心动的对象;还有是因为攀比风盛行,都追求结婚时要有房、车、彩礼等,让不少年轻人直呼娶不起等。

近些年来,之所以出现每逢佳节被催婚现象,也反映出两代人的婚姻观念的差异:年轻人不着急,父母着急、不断催。正如天津社会科学院原首席专家、天津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潘允康所说:在很多中国父母心中,抚养儿女有一套程序,生育、养育、教育、成家立业。只有当儿女成家立业了,才会放下心来。也担心儿女错过时机

其实,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与持续健康发展。尤其面对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数量进一步下降,全社会不妨对催婚催恋多些理解和支持。并通过政策宣传、观念倡导等,扭转不愿结婚和生育的价值取向,让年轻人能结婚的尽量结婚、能生育的尽量生育,打造婚育友好型社会。同时,作为子女,更应该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况且父母的阅历更丰富,很大程度上要比年轻人更有经验,听听也没有坏处。

当然,父母催婚催恋也要把握度,否则,可能起到反作用。况且,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现在的年轻人思想更活跃,在生活中更加注重追求自我和自立。因此,父母也要理解子女,如果强势地干预甚至决定子女的婚姻,不仅影响子女未来婚姻幸福,还会产生一些家庭矛盾,结果可能会得不偿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