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文化教育情感收藏 |
分类: 伦理探讨 |
多为他人着想,也是为自己着想
严循东
季羡林曾说过一句话:“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善意就像空气,是会流通的。我们善意地对待别人,自然也会收获善意。多为他人着想,便是为自己着想。
1、行动上多为他人着想
先分享一个经典的小故事。
古时,一个盲人在走夜路的时候,手里总会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人们对此十分好奇地问道:“你自己又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呢?”
盲人回答:“我提着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道路,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到我。这样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保护了我自己。”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有时,我们自己的举手之劳,却给予别人极大温暖。
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盲人手里的灯笼,便是馥郁芬芳的玫瑰。而手里的余香,便是他在得到旁人的回馈时,内心产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如果事事都以他人为先,不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必定也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回馈。
帮别人打了伞的人,日后有雨落在身上时,也会有人替你撑起一把伞。
2、感情上多为对方着想
在《平凡的世界》里,田润叶曾说:“真正的爱情不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无论是爱情或婚姻,想要走得长久,就必须要有付出精神。一味地索取,只会加速感情的消耗。
感情里的付出,就是要与对方有同理心,并与之有共情的能力。但如果在矛盾发生时,彼此都只顾着自己的感受,单方面地去要求对方来理解自己,而不是试着去体谅别人,最后只能是无休止地争吵,从而导致感情的破裂。
而顾及对方的感情,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不抱那些飞蛾扑火的虚假幻想,觉得别人就应该理所当然地顺应自己。
当然,顾及对方也并不是无下限地去妥协自己,完全被对方的意愿所主导。自己也要跳脱对完美爱情的臆想,理智地面对现实中琐碎的鸡毛,卸掉“自我主义”的外衣,多些包容与退让。
长久的感情,就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合作过程。因为好的感情,不光是你情我愿,更多地还有你进我退,在温暖对方的同时,也能照亮自己。
3、处事时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
《增广贤文》有云:“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与人相处发生矛盾时,先宽恕别人,再反省自己,这样更有利于解决问题。拥有以退为进的智慧、换位思考的力量,更容易让结局以共赢收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不喜欢遭人批评,所以先反思自身;因想要得到他人宽恕,所以先原谅别人。
以上,都是智者的行为。
人与人之间,难在以心换心,贵在将心比心。
换位思考,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高情商。与路人换位,可减少冲突;与家人换位,可增进感情;处事时及时换位,可解决或避免矛盾。
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待问题,以换位思考的态度对待问题,再静听生命的回声,一定清耳悦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