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了“海归废物”,还要出国留学吗?

(2022-01-22 09:03:38)
标签:

时评

教育

文化

情感

财经

分类: 教育文化

有了海归废物,还要出国留学吗?

严循东摘录  2022年1月23

从集体自嘲到媒体报道,海归废物近日又收获了一波关注。

按照豆瓣上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小组的自我介绍,这里的三万多名成员大都是海归留学的失业失学者,日常讨论话题多为事业之废生活之废:应聘面试中的挫败感,工作期间的不适应感,乃至回国多年挣不回学费的揪心痛楚,种种不满导致内心备受煎熬,最后间歇性失去了奋斗的欲望。相关报道也逐条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部分原因,即在大众化海外留学带来的大众化海归背景下,众多海归者,特别是那些一年制硕士,该如何重新给自己定位,进而在职场上与国内高校毕业生相角逐。

出国留学是否物有所值以及洋文凭好不好使的讨论早已有之。早年间广泛流传的海龟(海归)变海带(海待)”“国外混得不好才回国,就是海外高校文凭逐渐在国内失去竞争力的一种表征。而海归废物的出现,则被视为对过往仅靠一纸洋文凭就能在国内就业市场获得超额就业便利和优势的市场纠偏和调整行为。正如舆论对“985废物的解读一样,在破除学历崇拜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妥善破解引发海归废物这种又一现象的现实困境。

早在2012年,中国首部《国际人才蓝皮书》就指出了中国正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中国迎来海归回流的时代现象。当前,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稳定发展,各个行业都展现出巨大的科技创新和创造潜能,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英加澳等留学大国经济复苏缓慢、企业扩张谨慎,两相比较下,一毕业就回国成为众多留学生的第一选择。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针对2021年海归大数据分析的报告显示,疫情后海外留学生回流趋势显著增强,2021年预计回国就业学生首次超过百万。与之相对的是,全国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909万,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在本就非常艰巨的稳就业”“保就业压力下,海归人才的就业形势异常紧张实属自然,需要在宏观经济改革中进一步解决。

此外,海归废物的出现,对于国人心理状态的国际化,同样是一件好事。这种,不在于我们似可以站在更高位置上,对海外留学群体和他们所处困境进行调侃、戏谑,而在于通过对开放的坚持,我们正在不断地获得新知、破除迷思、超越自我。以英国一年制硕士为例,其确实如专家所言,它的尴尬处境在于国内外对硕士教育认知有所差别,是职业教育和高学历教育的区别。但同时,却少有人关注此类课程硕士专业课设置比国内硕士研究生阶段丰富紧凑得多,获得何种荣誉学位毕业更是有着天差地别。留学生个体的差距、海外大学教育制度和教育水平差异,都是中国与世界接轨过程中的误会,它所带来的消极因素远不会影响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步伐。

事实上,我国对于留学人才归国仍然极为渴求,很多热门城市都发布了非常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不仅是国内高校、科研院所、高精尖制造业等岗位,财政税收、金融保险、投资理财、工商管理以及人文社科、艺术设计等所谓的大烂热门专业,也需要更多国际化人才的加入,其知识资源、关系资源以及国际视野、观念理念,都是未来中国应对更加错综复杂国际环境的宝贵财富。海归废物,自嘲可以,切莫当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