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鉴定“双减”中的学科和非学科?

(2022-01-18 09:01:25)
标签:

时评

教育

文化

财经

时尚

分类: 教育文化

如何鉴定双减中的学科和非学科?

严循东  2022118

到底什么是学科类?什么是非学科类?双减政策发布良久,但舆论对于具体的学科类型仍然存在较大争议,产生了大量的疑点难点问题。

之所以产生这些争议,是因为培训项目的延伸内容太复杂了。

比如语文课是学科类无疑,但书法、国学、阅读也是学科类吗?英语课是学科类,然而英语舞台剧、英语演讲口才、英语科普算不算综合实践活动?

这些问题不解决,边界不理清,就会导致一些基层执法部门没有依据,无法精准判定学科类型,产生过度执法甚至粗暴执法问题;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一些培训机构挂羊头卖狗肉,打起擦边球,走上迂回路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指南》,明确了学科类培训的鉴别依据。这是对分类之争的具体回应,有利于充分提高分类鉴别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避免一些含糊不清的情况出现,对于实施好双减政策具有重大意义。

《指南》新规最大亮点是直接给出了鉴别依据:如果培训目的以学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为导向,培训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学科学习内容,培训方式重在进行学科知识讲解、听说读写算等学科能力训练,结果评价侧重甄别与选拔等,就会被判定为学科类。

这个标准可操作性很强,不仅有利于培训机构自我研判、自评自查,对一对一”“高端家政”“众筹私教”“住家教师等隐形变异违规行为也具有较强指导性。

广大培训机构要落实自主管理责任,积极配合政策走向,开展自我研判、自评自查。妄图对抗政策,隐形变异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活动,必将得不偿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