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愚笨的人容易成功?
(2021-12-29 07:23:00)
标签:
历史文化教育情感收藏 |
分类: 百事论谈 |
为什么最愚笨的人容易成功?
严循东
古人说,世上有两种人做事情容易成功,就是最聪明的和最愚笨的人。为什么古人会这么说呢?最聪明的人能成大事,我们觉得很正常。
但是最愚笨的人能成大事我们心里就会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其实古人之所以能这么说,是因为有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
菜根谭里有一个章节叫:上知下愚可论学。中才之人难下手。具体内容如下:
至人何思何虑,愚人不识不知,可与论学亦可与建功。唯中才的人,多一番思虑知识,便多一番忆度猜疑,事事难以下手。
意思是说:智慧道德都超凡的人,他们心胸开阔,志向高远。任何事都无忧无虑。因此,遇事不存疑心。能坚定不移的朝前走。
而那些天赋愚笨的人,终日糊里糊涂。脑中一片空白,因此,他们遇事不懂得勾心斗角,也没有那么多想法。
这两种人既可以和他们研究学问,也可以和他们建功立业。
唯独那些资赋中等的人,智慧不高不低,做什么都懂一点。这种人遇事会考虑很多。猜疑心比较重。所以什么事都难和他们精诚合作。
孔子也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意思就是说,最聪明和最愚笨的人,是最不容易改变性情的。也就是说,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都能做到不受外界影响,始终如一,持之以恒的完成一件事情。
最聪明的人,能看到未来几年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他们能主动的摒弃那些不必要的杂念,轻装上阵,直达目的地。
而最愚笨的人,只能看到眼前几米远范围内发生的事情。头脑里往往只有一个当下的想法,没有其他想法。自然没有那么多杂念,他们只想着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比如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每次遇到一个机会,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把他能做到的事,都做到了极致。因此他成为了兵王,甩掉了笨蛋的帽子。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强人。
电影《阿甘正传》里的阿甘是一个小儿麻痹患者。他从不多想,他专注于眼下,用全部的精力把眼前的小事做到了极致。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一名长跑健将。完成了超越常人的逆袭。
阿甘不是为了做事而做事,他的内心很安静,他从不想做事的后果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只是埋头苦干。
任正非曾说,“华为为什么成功,华为就是最典型的阿甘,阿甘就是一个字——傻!阿甘精神就是目标坚定、专注执着、默默奉献、埋头苦干!”
而陆正耀谈到神州专车的业务模式时,也强调:“我们这些笨的人先做,勤奋一点,做扎实一点。”
这些“笨”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锲而不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复敲打在同一个点上的人。
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天生口吃,但通过坚持每天在海边口含石子练习,终成演说家。
正如乾卦给我们的启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告诉我们,只有那些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朝着一个目标前进的人才能成功。
曾国藩也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人,连续七次参加科举,才考中了秀才。据说,在朝为官时,左宗棠就一直瞧不起曾国藩。经常批评他没有才略,过于愚钝。就连他的学生李鸿章也当面说过曾国藩太“儒缓”。这应该还是碍于师生之情的评价。如果不留情面的说法,应该是太迟钝、慢半拍。但是在同时代的人当中,曾国藩取得的成就却是最大的,就连左宗棠和李鸿章都远不如他。
这应该都得益于他一生成功的秘诀,也是他独特的人生哲学。“尚拙”,即崇尚笨拙。曾国藩最终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被后人评价为“千古第一完人”。
在德云社,郭德纲的众多弟子中,为什么最笨的岳云鹏,反而最成功?“一千个说相声的学员,从后面数,后十名准有岳云鹏”“来得比谁都早,他比谁都笨”“德云社几乎所有的中层干部都找过我 咱把他开除了行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