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评财经文化教育汽车 |
分类: 百事论谈 |
火灾一年一万余起,电动自行车问题出在哪?
严循东
11月8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消防救援局局长琼色就近期备受关注的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作了介绍。今年以来,全国已经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万多起并造成人员伤亡。这集中反映了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治理的紧迫性、严峻性、复杂性。(11月8日 澎湃新闻)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由于价格实惠,方便快捷,广受人们喜爱。虽然电动自行车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便利,但电动车火灾频发、高发的态势不免令人担忧。电动车自行车安全问题愈演愈烈,据应急管理部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1万余起,从火灾场所看,居民住宅、自建房和沿街门店是电动自行车火灾高发场所。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中,大多是由于充电不规范导致的。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势在必行。
然充电问题的规范,不仅仅是小区物业一方之责,需要多方共同发力。首先则是充电桩的投放建设。社区在公共区域为小区居民提供足够的充电桩。居民们有了充电的场域,他们则不会费心费力地把电动自行车搬回楼道充电。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充电桩具备多种安全功能,如充满自动断电、过流保护、温度监控、远程操控等,可以大大提升充电安全程度。这样不但为用户提供了优质的充电服务,也有效遏制了充电不规范行为,消除了楼道充电的隐患。这也方便物业部门管理。
然而充电不规范问题只是电动自行车所面临的表层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电车本身安全性”的问题。电动自行车作为以蓄电池为主要源动力的交通工具,安全性不明的二手蓄电池贩卖也是一大隐患。劣质的蓄电池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发生化学反应,出现明火,最终形成火灾。目前我们缺少对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的质量规范。不仅如此,电动自行车的结构性问题也是一大难题。很多厂家在电动自行车设计环节缺乏安全设计的理念,厂家把节省成本放在第一位,消费者购买后又私自改装,厂家消费者双重作用下极大增加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风险。
电动自行车火灾问题背后的问题,则更需要各方付诸极大的心力。在公共区域充电,很有可能出现盗窃、恶意损坏的问题。这就要求可视化监控系统跟上脚步。即便有了固定的充电区域,相应部门也需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同时也需完善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行为的法规,从法规层面确保电动自行车在公共区域的安全。更为重要的是参与充电公共区域维护的各部门要有明确划责。电动自行车的管理责任制度更需尽快明确。大多数居民的防范意识也相对淡薄,媒体要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
这一万余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事例背后是重重亟待解决的问题。重视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密切配合,共同发力。我们不希望生命意外逝去的悲剧重复上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