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点奥数功底都不配过“双11”?

(2021-11-09 19:14:00)
标签:

时评

财经

it

教育

文化

分类: 百事论谈

没点奥数功底都不配过11”

严循东摘录  2021年11月10

11”临近,电商企业的大促活动早已全网铺开。原价、预售价、跨店满减、店铺优惠、预付定金优惠、膨胀金、加购指定商品优惠、收藏店铺优惠、会员特惠……商家的促销规则花样翻新,不少消费者拿根铅笔算了半天,终于找出一个优惠三块五毛的最优领券策略。让人直呼没点奥数功底都不配过11’”了。

名目繁多的价格优惠,层出不穷的促销方案,已经成了消费者的烧脑游戏,但到最后消费者却并没有得到多少真正的优惠。

老话说,买的总是没有卖的精,这些复杂的促销规则,毫无疑问都是商家反复斟酌后的结果,它背后是商家和平台赚取最大化利润的商业考量,如分享获得优惠券是为了增加平台活跃用户,收藏店铺优惠是为了增强用户黏性,定金加尾款的设计则既可降低消费者冲动消费导致的退货行为,又可以科学统筹配货方案,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等。

作为电商领域年度最受关注的促销活动,11”已经成为电商企业每年最关注的营销战,也是网购族血拼扫货的狂欢节。11”完全是一个中国电商蓬勃发展环境下催生的产物。在2010年前后,中国电商方兴未艾之际,头部平台联合少数商家,通过电商五折促销等简单粗暴的巨大价格折扣,在迅速扩大销售额的同时给消费者植入11”的购物节概念。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电子商务在中国早已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电商蓝海红海,激烈的竞争摊薄了电商企业的利润,像当初那样以价格大促换销量大增的跑马圈地式打法难以为继,平台和商家都开始寻求在新环境下的生存之道。正是在激烈的竞争中,电商企业才在产品、价格、促销等政策上费尽心机地琢磨,既尽量维护企业利润,又满足消费者薅羊毛”“贪小便宜的心理,由是,前述花样迭出绕晕消费者的促销政策就越来越多了。

应该说,作为一种纯市场行为,电商企业在法律许可的范畴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无可厚非,通过创新价格政策和营销手段实现营利也是经营自由,但如果其促销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应当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和制裁。

此前早有媒体报道,商家在促销活动之前上调商品价格,到促销当天再降价,搞所谓名义上的大折扣”“大优惠,此举即涉嫌价格欺诈。此外,11”促销期间,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绝,违法广告时有出现,直播虚假营销问题凸显,头部平台强迫商家二选一,等等,都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维护消费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电子商务的市场秩序。

在电商红红火火的今天,11”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一个标杆,近年来每每刷新平台历史记录的成交额,代表了中国市场蓬勃旺盛的购买力,也为电商平台企业注入了澎湃的发展动能。

规范是发展的前提,不管是电商企业,还是平台巨头,都应当自觉维护整个行业的良好生态,珍视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可和信任。如果一味耍小聪明,不尊重消费者,甚至以套路消费者追求非法利润,那么迟早要在电子商务的赛道里翻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