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生法忍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2021-08-14 09:01:01)
标签:
佛学历史文化教育情感 |
分类: 伦理探讨 |
无生法忍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严循东
1、无生法忍是什么意思?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此语乃“无生无灭法忍”的简略,即确切地领会“一切法不生不灭”之理,把心安住在所悟不生不灭的中道实相上不动不退。
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曰无生法忍。即随缘随处能洞察一切事物本不生灭的自在境界。《大般若经》卷四四九云:“如是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以自相空,观一切法,已入菩萨正性离生,乃至不见少法可得。不可得故,无所造作。无所造作故,毕竟不生。毕竟不生故,名无生法忍。由得如是无生法忍故,名不退转菩萨摩诃萨。”此谓菩萨观诸法空,入见道初地,始见一切法毕竟不生之理,名无生法忍。
“忍”这个字,在佛学中的含义比我们日常生活中讲的那个“忍”的意思要丰富许多。比较常见的意思,除了“忍耐忍受”以外,还有“忍可安住”。但实际上这两组意蕴是相通的。怎么讲呢?通俗说,一位伟人,若真正能够具有在种种逆缘境遇下的“忍力”,必然其精神境界已然安住于非同寻常的思想见地中而毫不动摇。
譬如,先贤讲经中曾列举“三种忍”:
一、耐怨害忍:谓人以怨憎毒害而加于我,即能安心忍耐而无返报之心,是名耐怨害忍。--相当于“忍辱”的“忍”,是对嗔恨怨怼的逆缘而言。
二、安受苦忍:谓疾病水火刀杖等众苦所逼,即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动,是名安受苦忍。--相当于“忍受”的“忍”,是对痛苦觉受的逆缘而言。
三、谛察法忍:谓审察诸法体性虚幻,本无生灭,信解真实心无妄动,安然忍可,是名谛察法忍。--相当于“忍可”的“忍”,是对起无明、邪见的顺逆诸缘而言。
实际上,以上三种忍是相通的,若成就“谛察法忍”即可圆满三种忍,因为若思想上的恒观诸法寂灭相,经由定力贯彻身心,则具备圆满前两种忍的本能。
“无生法忍”的“忍”就是上述“谛察法忍”的“忍”,即对中观正见的忍可,同时由此“忍”而普摄一切忍力。《金刚经》所云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为什么说无生法忍普摄一切忍力呢?佛法修持原理,是智为先导的,理上见谛的“闻思所成智”经由定力成就的功夫是超越闻思的而融入生命的,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所谓“理虽顿悟,事需渐除”。
《金刚经》云:“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正是思想上成就的“无生法忍”成就了怨害面前的最高境界的忍辱之行。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领会,无生法忍是仙人早已融入生命的菩萨本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忍受”和“忍耐”,但却包含了一切意义上的“忍”,成就了圆满的忍力。
2、各法师对“无生法忍”的解释
无生法忍是什么?(星云大师):所谓无生法忍,就是不生不灭,不会受世间的无常颠倒。无生法忍,就是世间你要能自在解脱,就是你要能看破、放下,一切做法不是不美,很多的事情我们只要自己进取,也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无生法忍是什么?(印顺法师):不退转的菩萨,得无生法忍。忍是一种智慧,与忍辱的意思是不同的。此处,可以将这忍字解释为透彻的‘认’知,即能够将事物在内心中认得清清楚楚,能够透彻地了解它,这便是忍;所以忍是智慧的别名。能够证悟一切法不生不灭的智慧,即称之为‘无生法忍’。所以忍所通达的所缘境界,是无生,一切法不生不灭的真理。
无生法忍是什么?(仁山法师):无生法忍,就是彻底明了一切万法不生不灭的真相,所以能对一切万法包容接纳,不再起任何分别执着之念。
无生法忍是什么?(圣严法师):无生法忍是不再有烦恼生起的意思,也就是只有慈悲而没有情绪的智者。最具代表性的,如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等。佛法不仅为个人忍,也要为众生忍。到达无诤的程度时,就成了八风吹不动,即对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八种现象,无一不能忍的境界。所以,解脱的菩萨称为已得无生法忍。
无生法忍是什么?(元音老人):真智安住于实相理体而不动,叫无生法忍。我们的佛性根本是不生不灭的。没有生哪有死?忍是安住不动,就是定力。最苦的,他也不觉苦了,在牛胎马腹也不苦,这就是自性大忍的力量,就是法身不生不灭。一切相都是假的,不接纳它就没有苦,你接受它就有苦。忍苦者无苦可忍也就是无心可动。无生法忍要有力量才能证到。在六道尽管走,也是无生,不是坐在界外净土是无生。我们现在说,一念断处,能起了了分明的大功用是我们的佛性。你认可它,一点不疑惑,不动摇,叫无生法。更进一步,这无生法也不可得。才叫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行人证到本性,更无生灭的自然状态,此时也就成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