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敬”是什么,为什么要推行“六和敬”?
(2021-07-31 09:27:58)
标签:
佛学历史文化教育情感 |
分类: 伦理探讨 |
“六和敬”是什么,为什么要推行“六和敬”?
严循东
六和敬,就是六种和敬的内容。“和”就是外同他善,叫和;“敬”是内自谦卑,叫做敬。外表上就是要和别人一起做善事,互相配合、互相支持,这叫和;“敬”就是内心谦卑,尊敬别人,叫做敬。
1、六和敬是什么?
第一个:身和共住
“身和共住”就是一起礼拜、做事,有事大家一起干,互相配合好。这样住在一起,互相分担、互相随喜、互相合作,才能够长久。
第二个:口和无诤
“口和无诤”就是一起赞佛、念佛、诵经;互相修口业,不说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就不会产生冲突;也不要互相争论,要随喜赞叹。很多矛盾、很多罪障都是这个嘴巴造成的,祸、福有时候就是一张嘴。所以这个嘴还是要注意的,说好说坏,都是它。说好了,会团结人、尊敬人,和谐欢喜;说坏了,会伤害人、得罪人、结仇结怨,也给自己带来未来的恶缘、逆缘、痛苦。所以这个嘴还是要很注意的。
第三个:意和同悦
“意和同悦”就是共同对佛法产生信心,心里尊敬三宝,要保持和谐、和美、平等、慈悲的心,互相感恩、互相支持、互相原谅宽恕、互相了解理解,让心和谐清净,相处快乐欢喜。
假如说互相揣着个小心思、互相算计、互相别扭、互相对立,那不是在走向解脱,而是互相走向地狱。那就很可怜、愚痴、蠢,不可以!
第四个:戒和同修
共同持好清净戒,以戒为师,落实好止作二持,有罪如法忏,依戒管理僧团,保证僧团规矩、如法、清净、庄严,令未信者生信,已信者增长信心。
第五个:见和同解
“见和同解”就是拥有正见,对三乘圣法,四圣谛、十二因缘、缘起空性这些正见,要共同了解,然后达成共识。
一起对于佛法的真理有共同的见解,这样就不会产生冲突。因为大家都思想统一,都对圣教有信心,也能够互相启发、互相赞叹。所以意见、见解要相同,主要是对于圣教的见解、对佛法的见解,从五乘佛法、三士道、一乘妙法上,这些正见一定要拥有;从因果正见到三法印,到实相印,都要了解。
第六个:利和同均
“利和同均”就是有利养,有一些供养,供养吃的、用的、住的要分配好,要平均、平等分配,互相共同享用,不偏某个人、某些人。当然从分物品来讲,要从戒腊上按顺序来分,这样分即使是不够也不会产生烦恼。按戒律来,一般情况下每样东西都是大家能共同享用的。分的人也不能有偏心,人人都有,衣、食、住宿等都要平等。
2、为什么要推行六和敬?
六和敬有两层意义,要先从内心做起,身、口、意从个人自我做起,戒、见、利从行为扩大,由内而到外,人人自动自发,这是真民主,真自由,也是真佛法。
一个团体,特别是我们的僧团,只有互相和合恭敬,才是一个和谐的、如法的团体。修行人天天见面,天天在一起,不和合,就整天互相起烦恼,那活得会很痛苦,互相折磨、互相折腾,那不是解脱,那是造业,苦不堪言!所以只有和合,互相才安乐、欢喜,也能够各自修各自的,也互相成就。
世界不能和平,主要问题不在政治制度或是学术文化,而是在每个人此心能不能和平。因为做不到此心的和平,此心不能了、不能度,要想求家庭、社会、国家、天下能够和平,那是永远不可能的。这是人类文化的大问题,所谓人类文化,包括了一切宗教、教育、哲学、政治、社会、经济、军事等等,不只是博物馆的古书,或是什么歌舞才算文化,文化包括了整个人类的生活和习惯。
如果六和敬能做到了,也许这个世界就能够太平。但是很难,坦白地说,连所有的宗教团体,人与人之间相处,都做不到六和敬。如果有任何的团体可以做到六和敬,他们就值得我们顶礼膜拜,可以称作是真正的僧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