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仲以何策略辅助国君称霸天下?

(2021-06-24 07:31:29)
标签:

历史

文化

财经

教育

收藏

分类: 人物春秋

管仲以何策略辅助国君称霸天下?

严循东  2021624

管仲,名夷吾,谥曰“敬仲”,故又称管敬仲,生于颍上(颍水之滨),为周穆王的后代。管仲是春秋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他以其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管仲的言论见《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管仲少时丧父,与家中老母相依为命,生活贫苦。他自幼刻苦自学,通“诗”、“书”,懂礼仪,知识丰富,武艺高强。他和挚友鲍叔牙后来分别做了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父。

齐襄公十二年(西元前686年),齐国动乱,齐襄王的叔伯兄弟公孙无知弑君自立。一年后,公孙无知又被杀,齐国一时无君。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小白,都力争尽快赶回国内夺取君位。管仲为帮助纠当上国君,埋伏中途欲射杀公子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铜制衣带钩上,公子小白急中生智装死倒下。随后,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协助下火速赶回齐国,抢先登上君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为绝后患,遣书给鲁庄公,要求鲁国杀死避难于鲁的齐公子纠,并交出公子纠的近臣管仲和召忽。鲁庄公在齐国压力下处死公子纠,并将管仲遣送回齐。齐桓公欲杀死这个射了自己一箭的仇敌管仲,但被鲍叔牙极力劝阻,鲍叔牙称管仲乃天下奇才。鲍叔牙认为管仲有五点比自己强,“宽以从政,惠以爱民;治理江山,权术安稳;取信于民,深得民心;制订礼仪,风化天下;整治军队,勇敢善战。”鲍叔牙希望齐桓公为齐国强盛着想,忘掉旧怨,重用管仲。桓公接受了建议,拜管仲为相,主持政事,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华。

管仲相齐后,一心辅佐齐桓公的霸业。他为使齐国尽快富强起来,达到民足、国富、兵强,对齐国很多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经济方面,他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认为国家能否安定,人民能否守法,都与经济是否发展密切相关。他废除了齐国仍保留的公田制,提出“相地而衰”的土地税收政策,实行按土地肥瘠定赋税轻重的土地税收政策,使赋税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提倡发展经济,积财通货,设“轻重九府”,观察年景丰歉,人民的需求,来收散粮食和物品。设盐官煮盐,设铁官制农具,发展渔业,由国家铸造钱币调节物价,推动商品流通;鼓励商民与境外的贸易。齐国的经济得到很快发展。

在行政方面,他整顿和划分行政区和机构。把国政分为三个部门,制订三官制度。官吏有三宰,工业立三族,商业立三乡,川泽业立三虞,山林业立三衡。把国都划分为21个乡。其中工商乡6个,乡民专营本业,不服兵役;农乡15个,乡民平时种田,战时当兵。国都以外划分为邑、卒、乡、县,均设官员管理。10县为1属,全国共有5属,设5位大夫管理。每年初,5位大夫要向国君报告属内情况,督察其功过,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

在军事方面,管仲认为兵在精不在多,强调寓兵于农,把行政上的保甲制度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起来。在农乡,5家为1轨,10轨为1里,4里为1连,10连为1乡,5乡为1军。每家出1人当兵,1军为l万人。全国有3军,国君自率1军,二位上卿各率1军。每年春秋通过狩猎训练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又规定全国百姓不得随意迁徙。人们之间团结居住,做到夜间作战,只要听到声音就辨别出是敌我;白天作战,只要看见容貌,大家就能认识。

齐国由于管仲实行改革,很快强盛起来,出现了民足国富、社会安定的繁荣局面。管仲又向齐桓公提出了实现在中原称霸的谋略,即“尊王攘夷”。所谓“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承认周天子的共同领袖的地位。那时,西周王室衰微,造成列国互相争战。首先举起尊王的旗帜,就能借周天子之命,名正言顺地得到盟主的地位。所谓“攘夷”,是指当时中国北方的狄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战之机内侵,对各国造成严重威胁,领头伐夷就能得到各国的拥戴。

齐桓公三十四年(西元前652年),周惠王去世。齐桓公会同各诸侯国拥立太子郑为天子,即周襄王。周襄王即位后,派人送祭肉给桓公以示嘉奖。桓公在葵丘(今河南考城附近)召集各诸侯国会盟,举行受赐典礼,并依据管仲的建议,订立了盟约。至此,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还辅助王室一次,史称“九会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公认的霸主。管仲为创立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有殊勋于齐,被桓公尊为“仲父”。

管仲一生不仅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还给后世留下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书中记录了他的治国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管仲主张法治,认为国家治理得好与坏,根本在于能否以法治国,守法不分贵贱,赏罚功过都要以法办事。他主张尊重民意,他认为“顺民心为本”,“政之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