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时评情感时尚it娱乐 | 分类: 百事论谈 | 
从“朋友圈”消失的9亿人去了哪里?  
严循东 
微信曾在之前发布一组官方统计数据:每天有10.9亿的人打开微信,7.8亿的人会刷朋友圈,但只有1.2亿的人会继续在朋友圈发讯息。也就是说,高达9亿人已经在朋友圈保持沉默,甚至消失了。
 
不知道你最近在刷朋友圈时,是否有种感受,就是很多朋友,更新的速度越来越慢,甚至有的直接停滞不再更新?他们是去了哪里?又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呢?
1、不是每件事都适合分享
曾有一个网友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他约一个许久没联系的朋友吃饭。本来想在见面前看看他的朋友圈,了解他的近况,却发现上次更新早已是一年多以前的事了。见面后才知道,朋友的公司因为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倒闭,还欠了一屁股债。他努力在白天送外卖,晚上再跑去兼职,好不容易才把钱还清。至于过程中经历多少苦,只有朋友自己知道。虽然想问他这些事,可转念一想,如果换成自己,可能也会选择默默扛过去,不希望别人知道吧。
毕竟每个人的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个中的悲伤幸福,只有亲历过的人才能深深体会。
2、没人想为你的情绪买单
另外也有一位女网友分享了自己的人生低谷:当时她的父亲被确诊癌症,为了治病,家里花了很多钱,最后甚至房子都卖了。由于压力太大,她也试图找人倾诉。但次数一多,朋友圈里的人也开始敷衍,从一开始的众人点赞,到后来寥寥无几。还有关系较好的同事告诉她,事实上很多人都把她屏蔽了,更在私底下叫她“祥林嫂”。
所以到后来,女网友开始强迫自己冷静,正视现实,尽量陪伴父亲,让自己不留太多遗憾。虽然父亲依然没能挺过来,但这次她却靠自己走了过来。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像天塌下来的大事,在别人眼中,不过就像生活小事一样。因为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很难理解的。就算能够体会的人,也未必愿意一直在旁陪伴打气。因为这些负面情绪,时间一久,对别人来说,反而会形成难以承受的压力。
3、不是所有事都值得分享
由于中国社会普遍妒嫉心较重,所以“我希望你过得好,但不希望过得比我好。”是许多人内心的真正想法。看似很矛盾,但也是残酷的现实。因为我们分享的快乐,在别人看来,很可能就变成眼里的一粒沙子,让他们感到不快乐、不舒服。而这些人的不快乐,最终很可能发泄到你身上。
这类事情屡见不鲜,往往让他人感到嫉妒的,不是陌生人的刻意炫富,而是身边朋友的真心分享。不幸的是,这种嫉妒也往往最不被掩饰,会赤裸裸呈现出来。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那些表面上羡慕我们的人,在下一秒会因嫉妒做出什么。所以人生要智慧些,有的事真的不必昭告天下。海明威有句话很经典:“我们用两年学说话,却用六十年学着闭上嘴巴。”
人生这条路上,总有自己独自前行的一段路,别人是无法陪伴的。过程中的种种好事坏事,也终将成为往事。自己的快乐,分享到不对的地方,就成了显摆;自己的悲伤,分享到错的地方,也会成为笑话。
从好的角度看,也许这些淡出朋友圈的人,已经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再沉迷其中了吧。朋友圈从来就不是生活的全部,真正的朋友也不会只存在朋友圈中,更会存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发不发朋友圈,真的一点也不重要。好好做自己,把生活过好,才是最重要的。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