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碳中和”,如何实现“碳中和”?

(2021-04-24 14:32:52)
标签:

时评

财经

文化

教育

时尚

分类: 环境保护

什么是碳中和,如何实现碳中和 

严循东  2021424

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当中国对碳中和这一目标作出更细致的承诺时,还有不少小伙伴对于碳中和这个概念感到陌生。

究竟什么是碳中和,如何实现它,又是因为什么,需要我们去实现这个目标?

1、碳中和是什么?

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二氧化碳的人为移除与人为排放相抵消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定义,人为排放即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农业及土地利用活动排放等人为移除则是人类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

由于二氧化碳不错的保温能力,这层毯子越厚,就越容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进而引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导致多种生物因为栖息地环境的骤然变化,而走向灭绝。对于人类生活自身,除了生存范围的进一步缩小之外,高温也使得缺水地区的居民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此外,全球变暖引发的全球大气和洋流的变化也会使得全球气候发生剧变,人类活动范围缩减、作物减产、空气污染等问题更加突出。

目前人类生产生活中几乎无法摆脱二氧化碳排放,这主要是因为化石能源称得上是现代工业的基础,这些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历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不可再生资源,无论展现的形式是煤炭、石油还是天然气之类,主要组成部分都离不开碳。以石油为例,除了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它作为燃料来源之外,石化产品的原材料也是石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纤纺织材料、塑料、建材、化肥等,基本都离不开石油。

这导致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离不开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原本让生活更美好的化工技术导致的温室效应,最终让人类面临一个更难生存的环境。这也促成了在201512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巴黎协定》,各国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2、如何实现碳中和?

从数据上来看,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飞速增长,随着经济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2013年以来,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停滞,节能减排措施力度的加大也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甚至出现负增长

这里引入一个碳强度的概念,即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常,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碳强度会逐步下降。截至2019年底,中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提前完成我国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目标。

同大多数环境问题一样,实现碳中和有赖于疏堵结合。最终的方法就是从能源结构进行转型,用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在过渡的过程中,同样也需要提升工艺、更新设备等方式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现有排放。此外,在生产过程中,主动去捕集二氧化碳,减少空气中的排放也是有效手段之一

苹果公司的《2020年环境进展报告》,计划未来十年内,所有业务、生产供应链及产品生命周期将净碳排放量降至零,实现碳中和。报告称,将在2030年前将碳排放减少75%,剩余25%将通过投资自然环境保护项目等方式来抵消。为了实现目标,苹果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在新总部里放置了1000辆自行车用于低碳出行,利用自然通风设计保证全年至少9个月不开口空调,在屋顶上贴满太阳能面板来承担白天高峰期75%用电量。以及,砍掉新产品的充电器……

除了节流,有时还需要开源对于一些难以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收集到植物与土壤中的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

说白了,就是种树通过绿化等方式吸收的二氧化碳额度,变成了一种可供转让的资源,而这一资源流入市场,就成了可以交易的商品。

3、如何进行碳交易?

什么,它怎么还能市场化,通过碳交易挣钱的?

碳交易已经存在并运转多年。我国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已经写明要更大力度的发展和运用碳市场。2013年以来,中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福建和深圳八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部分试点地区除了纳入火电企业外,还纳入了交通、航空等领域的企业。

通过企业能耗相关数据进行核算,可以得出企业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但根据排放量去给企业制定配额基准线就比较复杂了,对专业水平有一定要求,仅火电这一行业,就与发电量、供热量、供热比、装机容量、机组类别、凝汽器冷却方式、负荷率、基准线等因素相关相关。得出配额基准线之后,企业就可以根据自身二氧化碳排放的预期,计算出今年需要购买碳排放额度,或是有多少配额闲置,可以在碳市场上转让给其他有需要的企业

排放额度的交易,具备了一定的金融属性。碳市场交易对于解决碳排放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从金融的角度来看,碳市场本身也是一个金融市场,在前期投资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风险,需要利用衍生品市场来管理。

碳市场可以利用未来的碳配额收入,以及未来的碳配额的期货价格,通过金融市场转变成当前的投资,即用未来的碳减排或碳沉降所能达到的收入支持当期的投资。据生态环境部,目前中国试点碳市场已成长为配额成交量规模全球第二大的碳市场,七个试点碳市场从2013年陆续启动运行以来,逐步发展壮大。初步统计,目前共有2837家重点排放单位、1082家非履约机构和11169个自然人参与试点碳市场,截至20208月末,七个试点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为4.06亿吨,累计成交额约为92.8亿元。

4、碳中和与经济发展可以双赢

从现实意义来说,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并不意味着产出的降低碳中和这一目标推动企业在工艺、技术方面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即使依照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这一目标努力,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建筑、交通、垃圾处理等绿色经济相关行业也可以为中国带来约0.3%的就业率提升。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影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正面影响。据科学评估,如果不做适应气候变化的努力,到本世纪末,气候变化可能会使水稻减产36%、小麦减产16%、玉米减产45%在基准线情境下,到本世纪中叶,气候变化可能会造成35%的生产力损失。所以说,中国也将会受益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减缓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专利数、投资、装机和发电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可再生能源投资已经连续五年超过1000亿美元。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019年比2015年累计下降超过15%,相当于节能4.8亿吨标准煤,节约能源成本约4000亿元

多年来,中国始终积极建设性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巴黎协定》的达成和快速生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生态环境部表示,中国将继续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与各国一道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持续实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