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再“北漂”的青年,如今在哪儿“奋斗”?

(2021-02-25 07:24:33)
标签:

时评

财经

教育

文化

时尚

分类: 历史财经

不再北漂的青年,如今在哪儿奋斗

严循东  2021225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年青一代来说,北上广已经不再是圆梦的唯一通道,那些不再北漂的青年,有的选择在二三线城市创业,有的深入基层一线,在不同的维度开始了自己的奋斗

1、“奋斗”地更宽广

近期出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应届毕业生在京就业的比例近三年连续呈小幅下降趋势。

经人们认为只有留在大城市发展才叫有出息,慢慢地,随着城市间差距逐渐变小,人们开始不那么渴望大城市了。留下还是离开?春节过后,今年毕业的年轻人即将涌入职场。记者调查发现,对于年青一代来说,北上广已经不再是圆梦的唯一通道了。那些不再北漂的青年,有的选择在二三线城市创业,有的深入基层一线,在不同的维度开始自己的奋斗。

外部环境的变化,让年轻人的择业观也与过去有所不同,一些二三线城市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张弛有度的工作节奏,成为他们平衡事业和生活的新选项。同时,更多的年轻人走入中小城市,走到基层,开始自己的奋斗。

2、事业与生活的再平衡

据了解,一方面,随着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生活、居住成本越来越高,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越来越低。工作、购房、通勤压力大,几乎成了大城市中青年的普遍感受。另一方面,城市之间的人才大战连年上演,很多二三线城市连续出台优惠鼓励政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非北上广深不去的想法,在很多年轻人心中已悄然改变。

毋庸置疑,北上广这些大城市,对于一些高新技术领域,还是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人力资本、行业资源都汇聚于此,要想在行业中有发展,选择大平台、高起点还是很有必要的。

与此同时,外部环境和人们思想的变化,让年轻人的择业也变得更为理性、更加多元。一些二三线城市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松紧有度的工作节奏,成为他们平衡事业和生活的新选项。从调研数据看,一部分北京高校毕业生选择到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二三线城市就业,既能满足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又能更好地兼顾生活质量。

3、小平台同样有大机遇

目前已经进入职场的90后,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家中独子,即使自己有诗和远方的梦想,但在老家的父母又不可能不管。不少毕业生认为与其生活在北上广,还不如选择回到家乡找一份不错的工作,既能照顾老人,同时自己的学历放在北上广可能一般,但回到家乡已经是佼佼者了,薪资待遇和幸福指数都可能会更高。

业内人士认为,应届毕业生在北上广就业比例逐年下降,是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就业多元化趋势逐渐显现带来的结果。大学生就业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经历了从主要集中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到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成为就业主体的转变。

曾经,人们认为只有留在大城市发展才叫有出息,慢慢地,随着城市间差距逐渐变小,年轻人对梦想的规划越来越清晰,大城市不再那么被渴望了。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的快速发展,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质推进,也为毕业生到非特大城市就业生活创造了更好条件。而更多毕业生选择到二三线或更基层地区就业,有利于全国人才分布的优化,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与转型,从而孕育更大的生机活力。

研究表明,随着年轻人才的下沉,许多二三线城市、基层单位的人才结构得以改善,办事效率有所提高,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对毕业生个人而言,这种选择能够突出个人的知识价值,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4、自由选择仍需慎重

宽松和积极的社会环境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些离开北上广的人又因受挫而重返故地。数据调查,23%的人会在离开北上广深之后的15个月里再回来,网友感叹,北上广不是你轻易能留下的,家乡也绝不是可以轻易回去的地方。

据了解,目前各地出台的人才优惠政策从落户到工资职称、从住房到养老医疗等,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这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来本地工作有一定吸引力。但是,如今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已经由过去对待遇、户口等的追求,转变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更高关注。因此,各地引进人才时不能仅停留在待遇、落户等层面,更要着力营造适宜人才发挥作用、得到成长的软环境。

另一方面,对于年轻人来说,选择前应该更加慎重。对自己即将开始的工作、生活,要有全方位的调查了解,以及更加理性长远的规划,而不是仅凭一时冲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