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百事论谈 |
佛教名山上市系打宗教“擦边球”
江苏天一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2012年7月5日
近日,普陀山传出筹备上市的消息,而据报道,九华山和五台山也在积极准备登陆资本市场。
四大佛教名山齐聚资本市场?
普陀山官方网站的一条消息显示,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5月30日在普陀山码头举行,这家公司作为普陀山旅游服务资源整合的拟上市主体,成立于3年前,已经开展了从拟定上市方案到资产整合等大量的上市前工作。
此外,去年7月份,山西忻州市有关领导就曾公开表示,五台山的上市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预计两年内实现。而管理九华山景区的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是曾于2004年以及2009年两度上会,却均未获准通过。据有关媒体报道,虽然两度受挫,但九华山的上市之路依然在坚持。
而早在1997年,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就已经在深圳主板挂牌上市,享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好处。受到普陀山拟上市消息的影响,峨眉山2日股价一度盘中飙升超过5%。
上市背后有政府推手
不可否认,地方政府在这些佛教名山上市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经济高于一切的发展理念中,各地挖空心思寻找可以利用的资源,享有盛誉的宗教旅游资源定然不会被漏掉。
而在上市目的的表述中,地方政府往往打出更好地保护当地文化和开发旅游资源的旗号。山西忻州市有关领导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五台山上市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利用金融资本手段实现低成本扩张,更好地保护开发,并整合其他优势资源,将其变成财富。二是通过上市弘扬五台山的精神文化,把旅游文化产业推向资本市场,使其传播更远。
警惕上市方打宗教“擦边球”
一位投行人士指出,峨眉山、普陀山等佛教名山上市都是以旅游公司的形式,但并没有把核心的宗教场所打包,所以在本质上和其他的旅游概念股差别不大,主要是公众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国家宗教局对宗教场所上市的态度十分明确。国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长刘威在近日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寺庙道观是满足信教群众宗教活动需求的场所,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综观世界其他国家,从没有将宗教活动场所打包上市的先例。发展市场经济应该有边界,要符合社会的基本底线。
佛教名山的上市是否属于纯旅游概念?其上市是否与宗教局的表态相违背?抑或是打了宗教的“擦边球”?这些都有待有关方面的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而对于上市的审核者来说,判断此类上市申请方是否符合上市条件更是颇具挑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