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贪官认“干亲”,葫芦里卖啥药?

(2012-05-24 20:35:34)
标签:

杂谈

分类: 百事论谈

贪官认“干亲”,葫芦里卖啥药?

江苏天一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严循东

2012524

从古到今,民间一直有着认干亲的习俗。然而,近年来,在这种习俗的掩盖下,一些人却以干亲为纽带,别有意图地进行感情投资,与受贿人“合伙经商”、“共分利益”,成了腐败的保护伞。

近段时间,在法院判处的一些案例中,常常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人走上贪腐之路,背后往往有着“干儿子”、“干亲家”、“干女儿”的身影。原本,感情深厚的人结成干亲,互敬互爱、互帮互助,无可厚非,可有些人却利用这种情感方式做投资,以亲情之名,大家心照不宣地进行权钱交易。

贵州省政协主席黄瑶因严重违纪落马前,被指包养情妇,有多位干女儿,且在当地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成都市交通局原局长石全志,与干女儿打得火热,曾挪用公款100万元帮她经营按摩公司;安徽省宣城市原常务副市长赵增军曾一再宣称我和樊某是义父义女关系,实际上和樊某是包养关系。重庆市北碚区原副区长赵文锐居然给儿子找了一个房地产老板做干爹,这是为何?

贪官认干亲,葫芦里卖啥药?

贪官认“干亲”,有业内人士曾作过这样的评价:“认干亲,能使丑陋肮脏的权钱交易变得‘温情脉脉’,贿赂成了亲情间的礼尚往来,这样,对组织纪检部门有个交待,也可掩街坊邻里耳目。”

干亲表面上看似有着亲情维系,官员在位时,这些所谓的“亲人”会拍着胸脯说:“打死也不说”、“绝对保守秘密”。可一旦东窗事发,这些“干亲”很快就掉头转向,“明哲保身”了。

业内人士分析说:“认干亲,往往是口头承诺,即使被举报,举报者也常常‘口说无凭’,隐蔽性很强,是一个组织监督的空白区。”在现实中,常常可以发现,在法庭上,贪官面对指控,甚至会振振有辞地辩解说出“这是朋友之间的正常交往”、“亲属之间的相互帮助”之类的辩词。

实际上,认干亲,不过是为贪腐贴上一层人际关系的“护身符”而已,一旦被查获,这理由几乎不能被法院所认可。“认干亲”这种行为,说穿了,只是一块很勉强的遮羞布。

正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看中了认干亲的“好处”,在越来越多的腐败案件中,这种传统习俗,渐渐地变了味,出现了“认干亲”腐败的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