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破窗理论”谈环境保护

(2011-04-24 18:17:30)
标签:

财经

分类: 环境保护

从“破窗理论”谈环境保护

江苏天一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严循东  

2011425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的“破窗理论”指出,环境可以对行为主体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直观地说,一栋房子如果一扇窗户破了,没有及时去修补,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打破,更甚者,整栋楼也有可能被拆毁。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及时清洗掉,整面墙很快就会布满涂鸦。

不好的环境,能使环境更坏;好的环境,则可以使环境更好。由此,从“破窗理论”可以推延出“装修效应”——受好的环境影响,行为主体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维护环境现状。也就是说,在一所旧房子里,主人不会太留意室内设施和环境的改变;而在一所新装修的房子里,则不会轻易地在墙上涂鸦和乱贴乱挂。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忍心乱丢垃圾,但是一旦有垃圾出现,就会有人毫不犹疑地乱扔乱抛。

在环保工作中,也存在破窗效应和装修效应。向已经污染的水中排放污水,没有人会有心理负担。因为本来就是污水,排污不会改变环境污染的现状。而向水质清澈的河流中排放污水,但凡有一点良心和良知的人,就要前思后想,在思想上产生“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忐忑和顾虑。在日常环境管理中,如果对一家违法排污企业不能及时有效地予以制止和打击,就会被视作对违法排污的默许和纵容。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执法难”,从根本上讲,都是管理者自身破坏了管理环境。在一个不好的管理环境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投资本性加上环境违法的“从众心理”,必然会使企业违法排污的现象逐渐蔓延,造成局部地区的环境恶化。所以,打击企业违法排污绝对不是一时一地之事,而是事关管理环境全局的大事。

当前,随着国家环保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和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化,有河皆污、遍地开花的污染现状正在逐步得到改善。环保工作的重心也将从环境污染治理向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安全保障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破窗效应”和“装修效应”,在工作目标、工作指导、工作方法、保障措施等各方面及时做出调整,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乘势借力,因势利导,巩固和维护已取得的治污成果,及时、有效地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管理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