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市场魔手”减污会不会滋生铜臭

(2007-05-20 07:51:49)
标签:

市场魔手

减污

滋生铜臭

分类: 环境保护
 

江苏“市场魔手”减污会不会滋生铜臭

严循东  2007年5月20日

江苏环保部门日前的一组数据,让国家环保总局为之“动容”!去年,江苏全省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2.9万吨,削减率为3%,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4.9万吨,削减率3.6%。经国家环保总局严格审查,江苏位列全国4个完成减排任务的省份之一。

环境资源十分稀缺是江苏省先天的最大“不足”之一。在GDP增长14.9%的情况下,江苏完成减排任务实属不易。在江苏省环保厅厅长史振华看来,完成这一不可能的任务,就必须要提起江苏环保最大的创新——在全国率先探索了一种全新的机制,那就是在控制污染物总量的前提下,“以市场配置环境资源,靠价格杠杆撬动污染减排”。而“环保市场化”,在一些人眼中不免带有一种利欲的色彩而遭质疑。

前不久,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成立污染总量控制部门,这意味着以国家为主导的排污权交易将全面展开。这也意味着,江苏排污权交易的经验对全国都有启示意义,所有的怀疑都不堪一击。

● 二氧化硫从无偿使用,到2元一公斤

2003年,当南通市在本地成交全国第一笔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时,绝大多数企业根本无法料到,由政府部门分配的、曾无偿使用的“初始排污权”,今后会卖得那样的“炙手可热”。

不久,南京下关发电厂与太仓环保发电公司完成了全国首笔异地排污权交易的“买卖”,二氧化硫每公斤的“售价”“疯长”至1元。

后来,当镇江谏壁发电厂与国电常州发电有限公司成交了又一笔跨市域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买卖”时,每公斤二氧化硫的“售价”已攀升到了1.5元。

前不久,太仓玖龙纸业公司因扩产向苏州市政府“购买”1400吨二氧化硫指标时,每公斤涨到了2元,而南通市最初卖的二氧化硫指标每公斤的“售价”仅为0.2元,价格3年多来猛涨了10倍。

排污权交易这个新名词一下跳上了很多报纸的头版头条,究竟什么是排污权交易?环保专家给记者打了个比方,简而言之,就是把排放污染物的权利拿到市场上去公开买卖。如,假定环保部门核定A、B企业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都必须控制在1500吨之内,B企业计划扩建,但扩建后每年要多排放二氧化硫1000吨。国家拨给江苏省的排污总量控制指标是“硬杠杠”,不能超标,B企业拿不到新的排污权,扩建工程无奈只得搁置。如果此时,A企业治污有方,前一年的排污量下降到了500吨,剩下的1000吨二氧化硫排污权则可以拿出去卖掉。“眼巴巴”等着开工的B企业,会“急吼吼”按商业价格从A企业处购买来指标。A、B企业双方都会乐于促成这笔交易的。

● 排污权交易从“空中”到“水里”

二氧化硫排污指标能买卖,其他的能不能卖?污水排污指标“交易”,成了江苏环保部门积极尝试让“市场之手”操纵污染减排的新途径。

前不久,江苏省太仓印染厂搬迁到了港口开发区,生产规模扩大,每天的印染废水排放量由170吨增加到了470吨。由于实行了企业排污总量的控制,想要多排污水,就得找排污指标。而新建的港口污水处理厂所核定的排污总量指标还有一些余量。双方坐在一起谈“买卖”,并协商敲定:港口污水处理厂一年卖给对方印染废水排放量9万吨,每吨价格为2.5元。随后,双方签下了为期3年的买卖协议。

据悉,目前,江苏省太湖流域的“三市一区”——张家港、太仓、昆山市和无锡的惠山区等地,均一改过去无偿分配和使用的惯例,积极进行了水污染物排放指标的有偿分配试点,在实现污染减排的前提下,逐步建立起了排污权交易的“买卖”市场。

全省环保减排的市场化道路顺风顺水,邻近的南通市也研究出了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体系,并首次构建了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框架。

● 企业有钱并不能买光环境资源

企业节约下来的污染排放指标,成为一种可用来交易的“有价资源”,那些无力或忽视使用减少排污手段、导致手中没有排放指标的企业,将不得不按照商业价格,向市场或其它企业购买指标。

对此,曾有一些人提出了质疑,这是否意味着,有钱的企业就能出大价钱卖来排污指标,无所顾忌地扩大生产,肆意排污呢?亦或是,排污企业和掌握着排污许可证发放权的环保监管部门直接发生“寻租”行为,企业买不到排污权,就转向环保厅(局)公关呢?

“环境成为了商品,但环境更是资源!”省环保厅有关人士说,江苏建立的“以市场配置环境资源,靠价格杠杆推动污染减排”的机制,并不意味着企业只要有钱就能无所顾忌地扩大排污。无论“买”“卖”双方,其交易都只能在满足国家总量控制的前提之下进行,并且不能使当地环境质量恶化。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江苏环保监管部门也严禁环保官员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寻租”关系。

“当然,在全国大幅压缩行政审批权的今天,加强环保排污权的运作,有可能会滋生腐败和权钱不正当交易,因此,在肯定减排成绩的同时,环保纪检部门切不可忽视权力监管和市场监控。否则,会出现防污成绩上去了,环保官员落马了这样一种负效应。”观察人士认为。

● 排污许可证要“值钱”起来了

记者了解到,近日,“江苏省二氧化硫排污权价格理论和政策”的课题研究报告新鲜出炉,这份报告的完成者是江苏省环保厅、省物价局、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等专家所组成的联合课题组。课题组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探索江苏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环境价格体系”的形成机制。

江苏省是全国唯一既有酸雨控制区、又有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省份,除了分析了江苏的大气污染现状、二氧化硫污染主要原因等,实施二氧化硫排污权价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成为报告介绍的“重头”。

专家们认为,江苏要大胆改革现有的政府“分配初始排污权”的制度,从无偿分配向有价出售转变,通过定价出售、市场拍卖等形式,使现有的排污许可证“值钱”起来。同时,要科学确定初始价格,建立规范的排污权交易市场,加强对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监管,建立交易绩效评价体系等。

上个月,江苏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再次迈出了实质性一步。《江苏省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已几易其稿,上报到国家有关部门审批。暂行办法提出,要通过实行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促进二氧化硫污染减排,形成“多削减多受益、少削减多付费”、“污染者付费,治理者受益”的有效机制。

对百姓来说,更为利好的政策是,办法规定,企业削减污染量超过政府规定的削减指标的,也可以进入市场进行销售,使企业获得经济收益。这意味着,企业将想方设法地加快治污的步伐,达到减排的目的。

 
严循东版权所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