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衡量幸福指数,应从倾听民意入手

(2007-01-20 17:22:06)
分类: 百事论谈

衡量幸福指数,应从倾听民意入手

严循东  2007年1月20日

打造绿色家园,惠施子孙后代

今天我到乡下去了,是乘公共汽车去的。刚听说公共汽车春运不涨价,结果还是涨了,好多乘客都在责问,得到的答案是苏南全都涨价了,谁又管了!于是大家东扯西谈,谈及到了“幸福指数”。

是的快到春节了,为了使百姓的幸福指数有所提高,政府从倾听民意入手应当是上策的明智之举。

我曾在博客中写了一篇题为“‘幸福指数’让大家幸福起来”(http://hb12369.bokee.com/viewdiary.12982400.html)的文章,来肯定国家统计局正式将“幸福指数”列入了统计范畴,是国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当代领导者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然而,今天我还是想说几句。

幸福是什么?一万个百姓会有一万种幸福感。“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水果摊上仍旧有最普通的香蕉。市场里仍旧有一笼一笼肥胖的活鸡。花店里仍旧摆出水仙和银柳,水仙仍然香得浓郁,银柳仍然含着毛茸茸的花苞。俗气无比、大红大绿的金橘和牡丹一盆一盆摆满了骑楼,仍旧大红大绿、俗气无比。银行和邮局仍旧开着,让你寄红包和情书到远方。药行就在街角,金铺也黄澄澄地亮着。电车仍旧叮叮响着,火车仍旧按时到站,出租车仍旧在站口排队,红绿灯仍旧红了变绿,消防车仍旧风风火火赶路,垃圾车仍旧挤挤压压驶进最窄的巷子。打开水龙头,仍旧有清水流出来;天黑了,路灯仍旧自动亮起……”

而如今好多事情,说变就变,如公共汽车之类的涨价连国家都统控不了,百姓心中不禁疑问重重,幸福感受自然降落。

从幸福感、满意度,到幸福指数,再到幸福感评价体系,一系列创新词汇的背后,透露出的是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落地生根”,是“富民优先”发展政策的具体实施,是科学发展执政理念的现实运用。同时,把“幸福感、满意度、幸福指数”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第一责任,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实际上是将对百姓利益与民意的诉求放在首要位置。

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我们在对民生问题的思考上,日趋成熟,逐步理性,追求科学。毕竟,对于“感觉”“程度”这些精神领域的概念来说,不是哪个参数能够概括,更不是哪个指标能够代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幸福感、幸福指数”是一个系统问题,对这个系统来说,必须建立一个配套的评价体系,多维度、多层次地对大众的幸福进行考察。

事实上,对幸福度的评价,既要有理论上的演绎,更要有现实中的实证:既要有真实数据的概括,更要有鸡毛蒜皮的点缀(如:汽车票的一元二元的计较);既要有过去现在的纵向比较,也要有贫富比较的横向考量……之所以如此,正因为幸福指数的最终评价在于百姓的民意取向,在于民间的舆情社意。

这些都告诫我们要在评价幸福指数的同时保持一份应有的清醒与理性,“幸福感、满意度、幸福指数”不是一个大杂烩式的箩筐——所有冷冰冰的数字不能完全涵盖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任何人为的任意拔高与美化都无法遮蔽“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住房难、住房贵”等重大民生问题。

 因此,衡量幸福指数,应从倾听民意入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