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曹小宝同学共借阅图书25本,其中中文绘本19本,英文小册子6本。这个月曹小宝阅读的偏好很明显,我们也尽量投其所好,效果很好,即便宝儿的暑期很忙,但亲子阅读我们没有落下,真的很不容易,这完全是因为宝儿的阅读兴致高决定的。看看宝儿同学这个月究竟喜欢读啥吧。
1、《米丽成长系列》之《米丽上学第一天》(1)、《米丽不是胆小鬼》(3)、《米丽当侦探》(4)以及《米丽最伟大》(5)
这套书的作者是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奥地利),李颖妮翻译,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
海米妮·崔柏夫今年七岁,上小学一年级,她个子很高,家里人都叫她米丽。米丽有个哥哥叫莫里兹,他比米丽大两岁,但个子却和米丽一样高,所以他一直叫米丽“豆芽菜”……这个系列中的每一本开头都会有这么一段介绍,以至于宝儿同学已经把这段话背下来了,一提起海米妮·崔柏夫,就自己乐个不停。
米丽这套书其实我们上个月就开始借了,当时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套书,宝儿爸特意选了这个系列的第2本,《米丽和猫奇》,加上一只宠物,这套书对宝儿的吸引力成倍增长。最初宝儿在自己翻看这本书时十分不爽(所有书宝儿都会在我们讲之前自己翻看),大声说:“这本书不好!”我问为什么,宝儿说:“不为什么,我就是觉得它不好!”这也更让我仔细预习了这本书,我猜测宝儿不喜欢这本书是因为这是一本桥梁书,几乎没有什么图画,且从仅有的图画中根本不能读懂书的意思,所以宝儿不喜欢。可我只读了一遍就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多难得,我竟被一本桥梁书吸引了),我相信只要宝儿愿意听我讲,他一定会喜欢上这本书。果然,一遍下来,宝儿就喜欢上了米丽,我要的结果出现了,可也苦了自己。一本60多页的桥梁书,每天雷打不动地讲,我已经濒临崩溃了。
换书前我们征求宝儿的意见:“还借米丽吗?”“借!”哈哈,看来,我们又发掘了一套好书。这套书的主人公当然就是米丽了,此外还有他的父母、哥哥,好朋友兼同学玛琪,每本一个主题,独立成篇,所以即使偶尔顺序错乱也不影响阅读和理解。
这本书适合5岁以上孩子亲子阅读,可以作为从绘本向桥梁书过渡的选择。
2、《肚子里有个火车站》
这本书的作者是鲁斯曼·安娜(德),插图舒尔茨·史蒂芬(德),张振翻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出版。
很早就知道这套书(德国精选科学图画书系列中的一本,另一本是《牙齿大街的新鲜事》),但一直没见过,这次终于借到了。这本书讲述了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最终排出体外这一系列消化过程,主人公就是一群生活在我们肚子里的小精灵,这样的设计让故事生动有趣,小精灵们的喜好就是健康饮食的标准,没有说教、没有大道理,可又处处都是道理,这就是孩子们喜欢的科普书。
这本书适合4岁以上的孩子亲子阅读,宝儿看这本书时已经5岁了,理解更深入了一层,也是好事。这本书也被宝儿选出来做了书评,下面就是宝儿画的,小精灵正在清理巧克力。
3、《汤姆爷爷》
这本书的作者是史提凡·查吾尔(捷克),施素卿翻译,明天出版社2011年出版。
这也是一本充满了人文关怀的书,时下看来,更是值得一看。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汤姆爷爷就是家里的一宝,睿智的老人不论何时都能带给孩子们欢乐,可一天市长突然宣布,所有老人都要到养老院去过“幸福”的生活(享受各种专业照顾),于是一支专业的捕老队把老人们送入了养老院。尽管这里条件很好,衣食无忧,老人们也有事可做,但他们的心里并不快乐。离开了老人的孩子们也倍感无聊,于是,他们策划了一次营救行动,解救了所有被困的老人,这下大家又可以在一起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了,这才是幸福的人生。
当回家看望父母都要靠立法来解决时,怎么看也体味不出其中的人文关怀,反倒是极具讽刺意味,就像曾经那些刷在墙壁上的:此处禁止大小便字样。所以,有空带孩子看看这样的书,真的很好。
这本书适合5岁以上的孩子亲子阅读。
4、《这里是巴黎》
这本书的作者是米洛斯雷·萨塞克(捷克),吴颖翻译,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出版。
这本书是米先生的世界旅游绘本中的一本,尽管很早就知道这套书,但我们始终没有借阅过,这次借这本书是因为宝儿突然对巴黎产生了兴趣,于是我们开始寻找和巴黎有关的书,包括下面要介绍的那本《我的建筑形状书》也是出于这个目的借的。
这本书以游历的视角讲述了巴黎城的各个方面,塞纳河、名胜古迹、古建筑、博物馆、人文……从这本书中我们又延伸了很多,把以前我们读过的很多和巴黎能撤上边的书都狠狠回忆了一下,《玛德琳》、《玛德琳的狗狗救星》、《宝儿》、《大脚丫游巴黎》等等(这次宝儿对巴黎的热情就是由《大脚丫游巴黎》这本书点燃的,且一发不可收拾),尽管不全,但这种纵向的串联让我们很过瘾,宝儿看到画面会想到曾经某一本书中的某个场景,这种回忆和联想让我们特别有成就感。我们甚至想要把这些书一起借回来读,该有多过瘾。
就这样,米先生的世界旅游绘本这套书也走进了我们的视线,又一个吸引人的新系列开始了。
这本书适合5岁以上的孩子亲子阅读。
5、《我的建筑形状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佩妮·安·蓝恩(英),宋珮翻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
借这本书是因为封面——卢浮宫博物馆,而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这本书的主题就是建筑与形状,展示了世界各地具有典型特色的建筑以及他们所包含的形状。于我们而言,它又成了一本旅行书,也正是它,引出了我们下一个关注的城市——罗马。哈哈,期待我们9月的总结吧。
这本书适合4岁以上的孩子亲子阅读,其实3岁看也可以,形状都是基本的简单形状,之所以建议4岁是希望孩子能从中读到更多内容。
以上就是曹小宝同学8月份的借阅情况,这个月的阅读我们非常上瘾,不光是宝儿,我也一样,米丽、米先生,看来老米家让我们俩很开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