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3月17日
曹小宝4岁8个月零10天
练习轮滑
自从去年8月上完最后一期轮滑课,小同学几乎没再穿过轮滑鞋,开始我们还建议下“想不想练练轮滑”,得到的都是否定的“不想”,入冬后我们干脆连提都不提了。眼看着天气一天天转暖,轮滑二字在我们心里也逐渐升温,这次再提没有得到任何答案,于是我们干脆带上装备向广场出发。
要说这广场上运动的气氛就是好,练习轮滑的比比皆是,而且已经达到了不分男女老幼的地步,全民健身可谓是如火如荼呀。看着一个滑得非常好的教练,宝儿格外羡慕,再看看那些努力练习的小朋友们,宝儿也多了一份勇气。

时隔半年,再次换上这套装备,宝儿心里有些打鼓,看看这略带紧张的小表情,就知道小同学心里不太有底。确实,最初几步小同学谨小慎微,甚至有些看不出去年学习的影子,可以理解,毕竟半年没练,而且去年学习时基本功也并不太扎实,这也是我们没有上来就给他报班的原因,总希望给他一段练习提高的时间,打磨下基本功,也顺便树立自信。
第一圈下来(大概100米的样子),小同学略放开些,稍事停顿再战第二圈。看着别的小朋友码在地上的小锥桶(应该叫啥?),宝儿同学心痒痒地尝试着绕来绕去。第二圈摔了一跤,有些委屈,第一次站没站起来,更有情绪,非要拽着俺的腿站起来。第二圈下来休息时,宝儿认真看着场上的其它小朋友联系,有滑的好的,也有和宝儿相当的,更有刚起步的。最感谢那些勇敢的小伙子们,看着他们不断地摔倒、爬起,再加上我们的引导和鼓励,宝儿又充满了信心。
第三圈时宝儿已经开始提速,也在我们的建议下抬腿,而不是蹭来蹭去,第二次摔倒小同学乐呵呵地爬起来说:“没关系,自己站起来就好!”

到了第四圈、第五圈时,小同学干脆取消了休息,开始和我们比赛。我们故意制造了前进、落后、反超、再落后……的局面(养娃不易呀
),一面调动小同学的积极性,一面告诉他应该如何面对失败,小同学内心的那股劲儿起来了,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这不,哈腰背手,全部标准动作。

一圈又一圈,宝儿和我们高兴地追逐着,尽管小同学意犹未尽,但俺还是见好就收,毕竟半年来第一次恢复练习,滑个十圈八圈就行了,最重要的是找到信心,找到感觉,想滑的劲头越高越好哈。
回到家,想想宝儿同学这一路的轮滑学习,他在改变,我们也在跟着调整,有正确的决定,也有错误的地方,好好总结下,希望以后少走弯路:
1、插班学习当尾巴
宝儿报的轮滑班是随报随学式的,纯粹零基础加入一下子让这个个高年纪小的小家伙成了小尾巴,再加上宝儿的性格,最初的轮滑学习对宝儿来说并不是享受。
2、甩不掉的助教影子
因为有了小尾巴的感觉,宝儿更依赖俺,俺也没有当机立断,总觉得应该陪伴他直到他能自立,以至于几乎整个课程都是俺在教学,削弱了教练的作用,也妨碍了宝儿学习,最终还是要面对甩掉拐棍那一天,而那一天还是哭得昏天黑地。
3、需要克服心理关卡
宝儿有好胜心,但缺乏面对失败的勇气,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困境,因此又急又恼,课上进步不大,课后疏于练习,而我们的引导并没有让宝儿的内心真正强大起来,我们的引导不合适,或者说当时的宝儿还没长大到理解接受我们引导的年纪。直到半年后的现在,再次遇到了半年前曾经打败我们的情况:独自经历了让人“害怕”的跆拳道教练,再次加入一个新的“成熟”的集体,同样还是小尾巴,但宝儿已经肯接受我们的心理引导,内心慢慢强大起来,这才有了“摔倒了也没关系”,摔倒了再爬起来的勇气和自信。
4、有兴趣愿学习就要坚持
宝儿对轮滑是有兴趣的,希望像那些老队员那样滑得飞快,甚至愿意参加比赛(我们观看过一场比赛),到赛场上去争夺,现在还在问我去年没给他报名参加比赛的原因。但是上起轮滑课却表现平平,课下也不想练习。但我们并不想让他放弃,除非有特殊的理由,否则我们想让他知道既然选择了就不能轻言放弃的道理。就像现在他极其想学习N多乐器,哪一个想学好也是一条“苦路”,每样都浅尝而至我觉得对孩子的成长并无益处,不如暂时放放,让兴趣沉淀,让劲头更足,让心理更成熟,更能坐得住,听得进去。
孩子的成长,不论身心都需要时间,也不是时时处处随家长所愿,有问题引导孩子解决就好,很多时候,接受你的引导也需要时间。对兴趣的培养也需要时间,现在我会适当告诉宝儿学某样东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会遇到困难,消化了这些,如果还坚持要学,那可就不能轻言放弃了。坚持、信念、责任,娃呀,这是男子汉的担当。
更多最新动态欢迎关注小宝儿妈的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