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课和讲评课
(2008-09-15 09:28:17)
标签:
杂谈 |
(一)、专题复习课模式(以课时学案为例)
1、环节设计:
基础回顾→专题分析→典型题目→解题策略总结→专题训练
2、环节说明
基础回顾:设计一组简单题目(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提供学生练习,回顾本专题的主干知识与方法.
专题分析: 结合“基础回顾”分析高考对本专题考什么、怎么考及命题预测.
典型题目: 精选一定数量的典型题目供学生练习、教师讲解.
解题策略总结: 一是总结解决本专题问题总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即通常所讲的通性通法;二是解决本专题问题首先应当具备的各种意识;三是高考可能的命题方向和命题重点.
3、关于典型题目
(1)选题标准
典型性原则:要求所选例题应是最具有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的题目,能突出教材的重点、反映课程标准中最主要而有最基本的要求。
综合性原则:所选的例题能包括多个知识点,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灵活性原则:要求在选编例题时应注意题目解法的多样性、多边性,使学生在解题方法的训练中,进一步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强化技能,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针对性原则:要求选择例题要注意针对学生实际,抓住学生平时学习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或选择例题,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规律性原则:通过所选的例题,找到解这一类问题的思路、方法、技巧,发现并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达到触类旁通之功效。
(2)处理方式
先做后讲,先练后教。精讲精练,分配好讲练时间。
变全面覆盖为重点讲练,突出高考“热点”问题。重点问题会花时间,非重点问题敢于取舍。增大课堂复习容量,不是追求过多的讲,过多的练,面面俱到,要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增大思维容量,减少废话,少做无用功。
变介绍方法为选择方法,突出解法的发现和运用,侧重通性通法。
讲评与归类、纠错、变式、补练相结合,抓住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矫正。
(3)教师的讲解
过三关: 审题关、分解关、总结关。
解法的发现,要展示思维过程,即讲清怎样审题,思路得如何打通的;
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最本质的步骤有哪些;
指出学生的审题误区和典型错误,分析其知识上、逻辑上、心理上、策略上的原因;
表扬学生中优秀、新颖解法,表扬一些做得好的学生;
归纳基本数学方法,提炼基本数学思想,揭示知识方法的迁移和变式。
(二)、讲评课
1、流程设计
测试结果分析→典型题讲解→变式训练
→反思总结→巩固性练习
2、流程说明
(1)测试分析结果
简述测试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达标率、分数分布、最高分等,简要分析试题特点.
(2)典型题讲解
典型错误剖析和矫正、典型题目和题型、新题型展示和新思路评价
(3)变式训练
针对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进行同类或变式问题的再训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通法。
(4)反思总结
没有反思,复习过程不会得到消化、复习效果不会得到巩固.总结的过程,就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反思、回顾和总结,概括本节课要点,归纳解题方法,并强调注意问题.
( 5)巩固性练习
讲评课的结束,并不是试卷评讲的终结,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思维惯性,扩大“战果”,有针对性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进行巩固性练习。练习题的来源:对某些试题进行多角度的改造,使旧题变新题,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方法掌握的巩固,提高,有利于反馈教学信息
前一篇:浅议物理试卷讲评教学(转)
后一篇:快乐女状元--池跃洁vs物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