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无间道马丁 |
分类: 娱乐 |
奥斯卡落幕。被称为美版无间道的《无间道风云》(窃以为此题目并不太好)一下子摘到第79届奥斯卡奖将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等四项大奖。于是,中国电影人包括香港电影人异口同声的称:这是好莱坞向中国电影致敬呢。
起初,我也很是得意于这一事实,香港一部电影只不过被老马丁翻拍了一下,竟能得到奥斯卡,由此可见,我中华电影是何等的博大精深,奥斯卡也不过尔尔吧。中国电影只不过是养在深闺人不识罢了,也许,像这样的东东在我泱泱大国还多得是呢?洋鬼子只是不知道吧。
可近日抽空看了一下,从网上BT来的《无间道风云》却得出不完全一样的结论,真是不看不知道,一切还是应以眼见为实呀!
没错,这部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奥斯卡新宠,大多取材自港片《无间道》,只不过将《无间道》三部曲错综复杂的脉络整合在一部电影里。然而看完全片,实事求是地说,美版《无间道》其实并没有完全照搬《无间道》的思路,而是以美国文化重新诠释了它。
首先从“无间”说起。“无间”指无间地狱,无间地狱是一个专门名词,出自《法华经》、《俱舍论》、《玄应音义》等佛经,又被译作“阿鼻地狱”——那是音译,梵文的拼音是“阿鼻”的意思,就是无间。这个地狱是佛经故事中八大地狱之一,也是八大地狱之中最苦的一个,如同我们所说的十八层地狱的最底一层。据说,被打入无间地狱的,都是罪大恶极的人。他们在无间地狱之中,永远没有任何解脱的希望,除了受苦之外,绝无其他感受。以“无间道”作为片名,显然寓意深刻。两个身份都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人,他们几乎生活在一个类似无间地狱的环境里,做梦都怕别人拆穿自己的身份。这个世界里,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角色的茫然也就是编导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进入无间地狱是没有轮回的,只有永远受苦,但片中的两位主角却在寻求轮回。
然而,对美国人来说,佛教思想显然是太陌生了。因此,马丁只不过汲取了《无间道》中最精彩的几个冲突场面:楼顶坠人、设伏、反跟踪、两个卧底的对决,而开头与结尾则明显突出了美国黑帮片的特色,如片中经常提到的“爱尔兰人”与“意大利佬”的冲突。而结局也是由黑帮之手来终结,则已并非原作所述。对美国人来说,轮回太抽象,他们只活在当下,活在现在。
对中国人来说,“文以载道”,电影也不例外,因此,《无间道》更着墨于人性的冲突与对“无间轮回”的经典阐释。而美国人则没有那么沉重,写黑帮,就是黑帮。也许,这倒更接近于商业电影的实质?
再从叙事手法来看,《无间道》设置了许多谜团,如抽丝剥茧似的,倒叙手法频频运用,直到最后才揭开谜底,而美版《无间道》则是顺叙,两个卧底从一开始就亮在观众面前,显然,老马丁更喜欢运用蒙太奇手法,频频切换。一个是紧张火爆,一个则是绵延跳跃。美版《无间道》甚至长得有点拖拖拉拉,何以后者反倒更能得到美国观众的认可,这里面很值得推敲。因此,从商业电影的角度来看,美国导演直接取材国外影片以为己用,但也并非原样照搬,而是进行了“本土化”处理,使影片看上去更迎合美国人的欣赏习惯。这种既开放又有所坚持的心态,固然更多出于商业化考量,但不能不说自有其长处在。
至于说到在国内公映,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为片中起码有两处污辱中国人的片断:在微处理器交易的一段,直接丑化中国形象,影片甚至借主人公的嘴说出:再过二十年中美之间必有一战。虽然只是几个片断,倒也可以看出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国的认知程度。这已经不是剪几个镜头就可以的啦。
还有黑帮老大与他的卧底在影院里接头时的一组镜头,那老大一边看着三级片,一边在手淫,甚至端着他的JB舞出来,呵呵,难以想像这样的镜头可以在大陆的银幕上出现。至于卧底与心理医生的床戏其实倒不比国内某些大片里的镜头更过分,各位可以自做验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