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长松释文的《郭店楚简•物由望生》

(2016-05-29 17:04:37)
标签:

子思

郭店楚简

物由望生

分类: 论学文集

长松按:这篇竹简有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它的行款——有的不该换行的地方,却以“句读号”,即偏右的短横来隔开,换了行。对于这样的一些换行,我以为是竹简抄写者要在“句读号”之下留有书写附语、释语的,而终究他又没有写上任何附属性的文字。这在《郭店楚简》的所有十六篇文字里是没有第二例的。不过将“句读号”当做“注解文字提示符号”来使用的,此篇不是唯一,尚有一篇《父无恶》是使用到了,只不过不同于此篇的地方在于,它是在这种特定的“注解符”之后写上了附属文字的(正文与注解文字之间若有明显距离,就不用“注解符”)。

此篇提到的:“禮因人之情而爲之。”体现了子思是怎样看待“禮”、“情”之间关系的,他认为不是用“禮”去压制“情”,而是服务于“情”。这里的“情”,当然是说的人的综合的情感系统,而不是单单指的情欲。

看来战国时的儒家,对人性里头的动物性的一面,有更清醒的认识和表述。同时,他们又不去一味压制人们这些生理上的欲念和需求,即,不是禁欲主义的,此篇文字里的“绝欲愛不逮,從一道。”是说,既然断绝欲望、情爱是不可能的,那就顺从那个也包含了人的动物属性的大一统的“道”吧。这句话里,人们的动物性的、生理上的欲求,有容许,也有限定。不是矛盾的,是“從一道”。

“绝欲愛不逮,從一道。”可以说是子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述,也是儒家思想体系里很值得重视和品味的一句话(是长松第一个把这句古文完整识辨出来的)。原典的儒家思想,就是如此的倾向于世俗价值的。儒家的世俗价值取向,不应该被董仲舒、朱熹、牟宗三等人的那种“伦理宗教”所取代。 

 

 

(以下为释文)

 

凡物繇(由)望生。

有天,有命。有物,有名。

天生鯀,人生昌。

有命,有序,有名,而后有鯀。有地有形有盡而后有厚,有生有知而后好惡生,有物有繇(由)有繍而后教生。有天,有命。有地,有形。有物,有容。有實,有名。

有物,有容。有盡,有厚。有美,有喜。有仁,有智。有義,有禮。有聖,有善。

夫生百物人为貴。人之道也,或繇(由)中出,或繇(由)外入。繇(由)中出者,仁、忠、信。繇(由)外入者,□□□。仁生於人,義生於道,或生於内,或生於外。□□□□□□□□生德,德生禮,禮生樂,繇(由)樂知形。

知己而后知人,知人而后知禮,知禮而后知行。

其知博,然后知命。知天所爲,知人所爲,然后知道,知道然后知命。

禮因人之情而爲之。

善里(理)而后樂生。

禮生於祥,樂生於享。禮齊樂靈則戚,樂齊禮靈則悦。

《易》,所以會天道人道也。《诗》,所以會古今之志也者。《春秋》,所以會古今之事也。《禮》,交之术也。《樂》,或生,或教者也。《书》,所以□□□者也。

凡有血氣者皆有喜有怒有慎有祥,其軆有容有色有聖(聲)有臭有味有氣有志。凡物有萧有昌,有终有始。

容色,目司也。聖(聲),耳司也。臭,鼻司也。味,口司也。氣,容司也。志,心司。

義亡能爲也,賢者能里(理)之。

爲孝,此非孝也。爲弟(悌),此非弟(悌)也。不可爲也,而不可不爲也。爲之,此非也;弗爲,此非也。正其然而行始安尔也。正不逹,序生乎不逹,其然也。

數,教其也。其生也亡爲乎其形,知禮然后知形,形非猝也。

上下皆得其所之谓信。信非至齊也。

正其然而行始安,讲天道以爲民氣。父子至上下也,兄弟至先後也,亡物不,物皆至安,而亡非句(苟)取之者。

悲,作其所也。亡非是之,弗也。

绝欲愛不逮,從一道。

□□者義,然,不然。□□□□於義,親而□□□父,有親有尊。□□□□□□□□尊而不親。

長、弟親,道也;友、君、臣,毋親也。

不尊,厚於義,博於仁,人亡能爲。

有察善,亡爲善。察所知,察所不知。色与聖(聲)爲可察也。

君臣朋友,其擇者也。宾客,清庙之序也。

多好者,亡好者也。數不盡也。

决,生乎未得也。

爱善之谓仁。

仁,義爲之植(殖),備之谓聖。

望繇(由)敬作。有生乎名。莭,序者也。喪,仁之端也。

求者,亡有自来也。盈,聖之谓聖。(權),可去可歸。

凡同者通。禮不同,不害不妨。

凡物繇(由)望生。物各止於其所。義,行皆有止。

决与信,器也,各以谄词毁也。

合,与容,与夫其行者,

食,与色,与疾。

□□□□□止之。

□□□□□樂役。


 

原著:子思。

柳长松释文于2016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