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长松释文的《郭店楚简·五行》
(2016-04-22 14:46:11)
标签:
郭店楚简子思 |
分类: 论学文集 |
五行:仁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義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禮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智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聖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
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君子亡中心之憂則亡中心之智,亡中心之智則亡中心之形,亡中心之形則不安,不安則不樂,不樂則亡德。
五行皆形于内而時行之,谓之君子。士有志於君子道谓之志士。善弗爲亡近,德弗之(志)不成,智弗思不得,思不清不識,思不长不形。不形不安,不安不樂,不樂亡德。
不仁,思不能清。不智,思不能长。不仁不智,未見君子,憂心惙惙;既見君子,心不能悦。“亦既見之,亦既訽(觏)之,我心則降。”此之谓悦。不仁,思不能清。不聖,思不能轻。不仁不聖,未見君子,憂心不能忡忡;既見君子,心不能降。仁之思也清,清則識,識則安,安則温,温則悦,悦則戚,戚則亲,亲則爱,爱則玉色,玉色則形,形則仁。
智之思也长,长則得,得則不忘,不忘則明,明則見賢人,見賢人則玉色,玉色則形,形則智。
聖之思也轻,轻則形,形則不忘,不忘則聪,聪則聞君子道,聞君子道則玉音,玉音則形,形則聖。
“淑仁君子,其儀一(长松按,此字在原简上是写成上羽下能的样子,其实就是“一”字,李学勤对此有过讲述)也。”能爲一,然后能爲君子,慎其獨也。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君子慎其獨也。
君子之爲善也,有與始,有與终也。君子之爲德也,有與始,有與终也。金聖(聲)而玉振之,有德者也。
金聖(聲),善也。玉音,聖也。善,人道也。德,天道也。唯有有德者,然后能金聖(聲)而玉振之。不聖不明,不聖不智,不智不仁,不仁不安,不安不樂,不樂不德。
不变不悦,不悦不戚,不戚不亲,不亲不爱,不爱不仁。
不直不肆,不肆不果,不果不简,不简不行,不行不義。
不遠不敬,不敬不嚴,不嚴不尊,不尊不恭,不恭亡禮。
未尝聞君子道,谓之不聪。未尝聞見賢仁,谓之不明。聞君子道而不知其君子道也,谓之不聖。見賢人而不知其有德也,谓之不智。
見而知之,智也。聞而知之,聖也。明明,智也。赫赫,聖也。“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此之谓也。
聞君子道,聪也。聞而知之,聖也。聖人知天道也。知而行之,義也。行之而時,德也。見賢人,明也。見而知之,智也。知而安之,仁也。安而敬之,禮也。聖,知禮樂之所繇(由)生也。五行形而和也。和則樂,樂則有德,有德則邦家興,文王之見也如此。“文王在上,于昭于天。”此之谓也。
見而知之,智也。知而安之,仁也。安而行之,義也。行而敬之,禮也。仁,義禮所繇(由)生也,四行之所和也。和則同,同則善。
颜色容貌温变也,以其中心與人交,悦也。中心悦焉,迁於兄弟,戚也。戚而信之,亲。亲而笃之,爱也。爱父,其继爱人,仁也。
中心辯然而正行之,直也。直而遂之,肆也。肆而不畏强語(御),果也。不以小道害大道,简也。有大罪而大诛之,行也。贵贵,其等尊賢,義也。
以其外心與人交,遠也。遠而壯之,敬也。敬而不懈,嚴也。嚴而畏之,尊也。尊而不矫,恭也。恭而専交,禮也。
不简,不行。不匿,不察於道。有大罪而诛之,简也。有小罪而赦之,匿也。有大罪而弗大诛也,不行也。有小最而弗赦也,不察於道也。
简之爲言猶练也,大而晏者也。匿之爲言也猶匿也,小而轸者也。简,義之方也。匿,仁之方也。刚,義之方。柔,仁之方也。“不强不㤹,不刚不柔。”此之谓也。
君子集大成。能進之,爲;君子弗能進也,各止於其里,大而取焉。胥膚膚逹者,小而轸者,能有晏者,能有取焉君子道,谓之賢。君子知而举之,谓之尊賢;知而事之,谓之尊賢者也。後,士之尊賢者也。
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心曰唯,莫敢不唯;诺,莫敢不诺;進,莫敢不进;後,莫敢不後;深,莫敢不深;浅,莫敢不浅。和則同,同則善。
目而知之,谓之進之。喻而知之,谓之進之。譬而知之,谓之進之。幾而知之,天也。“上帝临汝,毋贰尔心。”此之谓也。
大施诸其人,天也。其人施诸人,狎也。
聞道而悦者,好仁者也。聞道而畏者,好義者也。聞道而恭者,好禮者也。聞道而樂者,好德者也。
作者:子思
释文:柳长松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