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课堂” 凉水井中学跳出课堂教学“模式陷阱”

标签:
课改凉水井模式 |
分类: 翠屏研训 |
“旋转课堂” 凉水井中学跳出课堂教学“模式陷阱”
作者:陈楠
作为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乡镇中学,每一届初一学生成绩整体堪忧,然而这所学校在全区综合质量评比中一直高居不下。什么原因使那些入口成绩并不优秀的学生成功“逆袭”?
http://www.ybcpedu.cn/images/uploadfiles/201510/20151021102715_9937.jpg凉水井中学跳出课堂教学“模式陷阱”" />
日前,笔者再次走进翠屏区凉水井中学,看到了这里的学生座位朝向没有固定,学生们浑身散发着阳光和自信。凉水井中学给这种全新的课堂教学起了个时尚高雅的名字——“旋转课堂”。
座位旋转——教室四面有黑板
http://www.ybcpedu.cn/images/uploadfiles/201510/20151021102753_3989.jpg凉水井中学跳出课堂教学“模式陷阱”" />
凉水井中学,每间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各有一面黑板。每一面黑板被分成若干区域,上面是学生书写的有关语文、数学、历史、物理等学科的知识点,以及提出的问题和学习心得。
“设四面黑板是为了方便学生展示,每名学生在黑板上都有一个展示区。”该校副校长吴舸介绍说,每个班级学生被分为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学生轮流担任。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问题难度差异或作业类型将学生动态地分成A、B、C三类,每个小组按照“A—A”、“B—B”、“C—C”组合组成3个学习对子,实践证明: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组合,他们才更有共同的语言,学习研讨才会真正有效。
在课堂上每个组的学生就能就近利用黑板完成预习成果(知识点介绍)、问题抛出及学习心得(学习结论)等系列展示。学生们的座位朝向也并非固定的,而是随着学生们在四周不断的质疑、答疑而“旋转”起来,从而有效避免因只有一块黑板和一个讲台造成展示空间不足的问题,为激活课堂创造了有利的空间。
角色轮换——学生轮番当老师
http://www.ybcpedu.cn/images/uploadfiles/201510/20151021102821_8945.jpg凉水井中学跳出课堂教学“模式陷阱”" />
“我有个问题,请问牛顿第一定律说的是什么?” “这样讲解不对,我觉得应该是这样……”上课时间,每间教室都很热闹,学生们按照小组各自围成一圈在讨论着什么,很多学生甚至是站着的。
在黑板上演示的同学一边给同学们讲解,组里也有同学去做补充。其余组的同学或回答问题,或对讲解者质疑。遇到疑难问题时,他们在主持人的组织下再次分组讨论,或向老师请教。学生们善于沟通、乐于表达,在讲台前从容地解题、熟练地演示,即便面对外来参观者也同样显得从容、自信、阳光。
“教师在教学中讲解的时间不过10余分钟,且多是在点评总结环节。” 吴舸解释说,每一名学生都有展示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可以轮番上台当“老师”,实现角色的“旋转”。
联合备课——课前不发导学案
http://www.ybcpedu.cn/images/uploadfiles/201510/20151021102837_8194.jpg凉水井中学跳出课堂教学“模式陷阱”" />
这种课堂,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肯定不行。
在凉水井中学,备课不再是教师的“专利”,教师也不再印发“导学案”。学生们利用晚自习时间,同样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预习,生成各种问题,然后进行组内小展示。小组长带着自己所在的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或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参与到备课。
各个学科的备课均由学生和教师一起来完成,学生直接进入到课前准备的各个环节,实现学生角色与地位的再次“旋转”,充分彰显其主体地位。“这样备出来的课更适合学生。”吴舸说。
“这种课堂趣味性很强,可以锻炼我们的口才、培养我们的主持能力,为各方面发展创造了空间。”刚刚主持了一堂历史课的主持人——初二学生赵一兰十分流畅地向笔者谈起了她的感受:“小学时,我比较内向,在中学上这种课,变得比较外向了。”
翠屏区教育局副局长曾祥立认为,凉水井中学结合实际推行的“旋转课堂”,成功跳出了课堂教学的“模式陷阱”,成就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也吸引了众多省内外中小学教师前来观摩学习,真实地体现了 “课堂革命”的成效和影响力。(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