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市巴蜀小学的毕业研学课程这样“玩”

(2015-07-12 16:01:57)
标签:

巴蜀小学

研学课程

分类: 课堂改革与课程建设


          

            重庆市巴蜀小学的毕业研学课程这样“玩”


原创                    2015-07-12 人民教育李达毅
                   
                             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

研学旅行课程丰富素质教育的 


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巴蜀小学以丰富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几年来,巴蜀小学持续引进校外社会实践基地资源和专家力量,在课程设计、活动组织、安全管理等方面积累经验,最终成功推出此次丽江毕业研学课程。 

本次毕业研学课程是毕业同学自主选择,以集体旅行方式开展主题项目学习的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式。巴蜀小学校长马宏告诉我们,巴蜀将生态文明作为项目学习主线,引进营地资源及专家力量协同创新研学课程形式,让研学旅行重在,通过亲近自然、走进社会,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天的丽江研学旅行中,320名孩子们先后自主选择体验了丽江建筑、服饰、茶艺、东巴文字、造纸等,开展攀岩、密室逃脱、野外生存等素质拓展,并以自然课堂和教具,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了滇渝生态环境比较丽江扎染20多个课题研究,最终促成生态文明习惯的养成 

据介绍,此次研学旅行是响应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作为重庆试点学校,巴蜀小学引进营地资源和专家力量,率先开启研学旅行。 

巴蜀小学的研学旅行,以生态环保为主题,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在玩中学,学中玩,与国内现有的冬夏令营旅游相比,更重视学习、探究的过程,对于促进当前素质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重庆解放碑研学分享活动现场,西南大学原副校长宋乃庆看完学生的研学成果展示后这样说。

 

玩中学,趣中学

最重要的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出行丽江前,六年级八班余佳蔚同学忙得不亦乐乎。她和几位小组同学必须完成各种功课。原来,她和几个小组同学一起,选择了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的小课题。 

我们想比较云南和重庆大气环境的不同。余佳蔚说,因此大家上网查找相关数据资料,还特意找了个晴朗天气拍了不少照片,经过对比,我们发现重庆与丽江的大气质量确实存在不少差距。我们小组在旅行过程中探究成因……” 

在这里,我们不会给孩子们一个个标准答案,我们期望的是学生在旅行过程中不断激发和生成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左瑞莉老师告诉我们。比如,有的孩子在茶马古道骑行过程中,提出为什么这里的树木没有重庆的茂盛,于是小组同学从气候、土壤、海拔等因素进行了探究。又有孩子观察到丽江人在做饭时如何处理消除油烟,开始寻找其科学道理。 

在研学过程中,我们采取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让跨学科学习成为一种常态。据课程部部长张帝介绍,因为有着数年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改革的经验,巴蜀小学师生在课程设计与具体实施方面,自然显得游刃有余。比如前面提到学生在探究渝滇两地植被的区别时,涉及到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过程中又通过数据的整理对比,再通过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也检验了数学、语文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在学生项目学习过程中得到强化,学生几乎是在玩耍中收获知识、能力。杨渝辉的爸爸非常赞赏孩子这种学习状态,从丽江回来一周,他发现孩子仍在查找资料,和小伙伴们热烈交流东巴舞东巴文 

这是平时旅行无法让孩子收获的。杨渝辉的爸爸说。

 

课程设计为核心

     研学不再是到此一游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旁人看来不过六天的研学旅行,巴蜀小学却花了一学期的时间去准备,他们从核心的课程设计处下功夫,与参与合作的校外教育机构,实行三轮备课的合作保障机制,从源头上保证了研学旅行的质量。 

校外教育机构在路线规划、地方资源、安全管理上有自己的优势。副校长李杰说,如何凸显核心课程设计,结合毕业学生学情,还需要我们自己的团队进行转化。针对前期设计偏重游玩、研学程度浅的短板,巴蜀团队提出凸显丽江、生态、毕业、巴蜀四大关键元素,为丽江研学旅行注入活力。 

为突出丽江元素,巴蜀团队特意增加了东巴造纸、东巴文、丽江粑粑等富有地方风情项目的文化体验。在东巴造纸项目上,巴蜀团队精心设计研学环节。造纸的原材料是什么?”“东巴纸制作会污染环境吗?通过一连串任务预设,循循善诱,一步步引导学生体验、制作、运用丽江文化。 

我要是做得薄一点就好了,口感会好很多。 回重庆,我要研发出辣味、麻味的丽江粑粑,在重庆开店”……丽江粑粑课程,至今让孩子们回味无穷。孩子们写下的美食感言最多,从中感悟到的丽江文化相信会陪伴她们很多年。 

为避免执行不走样,巴蜀团队精心准备了40多页的项目学习手册,每个项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旅行,同时帮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记录、总结、评价。同时对所有带队老师进行多次培训,学科知识点、项目式学习技巧、旅行安全管理等都进行了精心准备。

 

传递巴蜀精神

毕业班孩子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研学旅行,收获的不仅有教与学的转变,还有毕业班孩子传承的巴蜀精神 

课程设计之初,我们一直在思考能为毕业班的孩子留下什么?巴蜀小学负责人说,我们有意识选择攀岩野外生存古镇访谈项目,也期望孩子们在与自然的接触中,文化的对话中,感悟未来自己的人生之路 

坚持就是胜利,只有永不放弃,做到最后,才能成功!学生杨思颖从攀岩运动中感悟到老师的用意。并不是每一个孩子最终都能完成任务,但永不舍弃的精神却是巴蜀最想传递给毕业班的孩子们的 

孩子们在旅行中真的成长了。随队班主任代鸿丽老师23次抽查孩子们的营地,每个帐篷里都被孩子们收拾得整整齐齐。连平时大大咧咧的几个男生每天都要认真收拾房间,整理衣物。 

戴文婕和赵文熙同学第一次在外拾马粪,开始嫌又臭又脏,不愿尝试。当了解到马粪的环保价值(作为燃料取火,有生沼气)后,改变了看法,在老师的鼓励下率先尝试,并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解到的环保知识。 

研学旅行回来后,发现孩子自理能力强了,环保意识增强,特别独立。赵文熙的妈妈说。看着孩子在解放碑步行街的展台上,为来来往往行人自信地介绍自己团队的丽江之行研学成果,赵文熙的妈妈那一刻特别欣慰。 

六天中,这样的故事或变化时刻都在发生;这六天,成为孩子们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

 

——相关链接——

中国:201434日,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研学旅行是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在研学旅行发达的日本,政府明文规定,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级教育必须开展国内、国外的研学旅行,研学旅游费用的补助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并且数额比重逐年增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