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一开始就崇拜巴菲特,所以坚持价值投资。不是我一开始就认定价值投资。开始谁不愿意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利益?谁会甘心情愿去等,坐等利润是多么煎熬的过程?走上价值投资的道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开始,我曾有几年的时间试图找到一种技术方法,能够超短时间获利。几年过去了,有时顺利,有时失利,综合成绩很一般。直到98年,我才意识到:只要持续盈利,尽量减少或者避免亏损,长期看,才有获得较大成功的可能。
98年以前我的成绩很一般,因为96和97年都是很牛的市场,我周围有几个股友的收益远远大于我,可是到了98年,我因为及时把仓位降低到了10%,用大部分的现金来操作新股申购,于是,当年获得了20%以上的成绩,而习惯于追逐热点的几位股友损失惨重,有一位96和97年翻了两番的股友在这一年损失了50%,连最保守的一位股友也损失了20%的市值,年底之时,大家互通一下成绩,所有的眼光都惊讶地投向我,因为这一年用10%的仓位想让帐户获利20%以上是没有可能的,但是,象小学生做作业一样的新股申购,就完成了这个可能!
综合96年到98年的成绩,我成为股友里面最好的了。这让我回顾了整个的操作过程,放眼寻找,看看如何在牛市的时候改变自己的操作模式,赢得更好的收益,而熊市的时候,还按照自己的减仓习惯做。
96年,那是一轮很大的牛市,我追逐热点,买了长虹,深发展,当时没有价值投资的概念,期间还做过不知道多少个股,都是按照技术面进行的短炒,牛市是炒了这只丢了那只,丢了那只又在更高价捡会另外一只,忙得不亦乐乎,成就感大满贯。
我做深发展的那部分资金盈利了900%左右!结结实实地抓到了底部,并高高兴兴逃了顶。当时我的成本在8元多,离底部6元多不到2元钱的位置,但是后来在深发展在97年达到历史最高价49元,我在44元多坚决卖出,仅仅余下100股,作为纪念。看,多么激动人心的完美操作啊!但是,我的96,97年的帐户总成绩并没有达到900%,甚至连900%的一半都没有达到,多么遗憾,为什么?因为当时的持仓仓位没有到达50%,持仓的部分,还有其他一些股票,虽说在持有的股票中,深发展占了绝大部分,但是这种结构导致的结果是牛市加正确的选股,却并没有发挥出所有的效率。那段时间,我还沉浸在05年熊市的阴影中,我余在手里还有一半的现金。回头看才发现,一轮牛市抓到牛股不难,重仓牛股才是最难的!一时重仓牛股不难,重仓坚持到最后,才最最难!后来,我几经思考和计算,发现:即便我抓不到特牛的股票,只要抓住一般的股票,如果在牛市之初可以满仓持住,那么收益也比我的现实收益大得多。所以要满仓,要全力以赴!
05年,熊市走到末端时,我曾在网上说:“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牛市机会,我会从满仓开始,即便满的早一些!”是的,我做到了,实际上,也是早了很多就满仓了!那么,我还在经常反思:96年初我为什么不敢满仓?想来想去,不敢满仓,还是怕!毕竟满仓有很大的风险在里面!
有一段时间,我困扰在仓位上!每天都在来来回回想这个问题。我如何可以做到既仓位重,又风险小?也就是说:我如何可以做到:抱着重重的仓位,还可以踏踏实实地睡着觉。不知道哪一天,看了巴菲特的书,看到他的传奇,看到他的理念。从此,我就告别了那些技术书籍。真正觉得自己做股票入门了。
巴菲特说:投资好的公司没有风险。他自己亲自经历了好公司的成长过程,并不断地复利前进,复利的力量是巨大的!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巴菲特平稳地坚定地走向这个领域的最高点,成为众股民的崇拜者。巴菲特不看经济升跌,不看传闻,我理解为:不看这些,因为这些都是外在的,影响甚微的,最重要的是要看企业本身!
我认为在买一个股票的时候,看看大环境,可以使我们尽量通过环境的力量买到更加低廉的价格,但是,在持有的过程中,这些都变得不重要,公司是否有持续的盈利能力,是否有持续增长的潜力,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关于公司一些细节的问题的传闻,导致股票价格下跌的时候,正是买进的好时机。
98年盘整了一年,年底,我隐隐感到有一种力量跃跃欲试。好像故事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安静下来的孩子,一阵子的休息以后,就在酝酿着一次更厉害的“淘气行动”。
99年初,我怀的孩子要临产了,我提早住进了医院。短暂的远离股市,给了我更强烈的预感:行情,行情!会在沉默中爆发的。住进医院以前,我正在研究一个集业绩好盘子小的股票,当时研究的是新华百货,也已经买了少量观察。在医院没事可做,待了一天,孩子没有反应,又待了一天,我等不及了!拿起医院的分机电话,现价重重买了几万股的新华百货,这是我第一次如此重仓一只股票!7元多的成本,回头来看,那里又是一个结结实实的底部。我踏实了,孩子出生了,我一直忙孩子,没有去看一眼股票。就这样几个月以后,股价已经到达了15元,翻倍了。我笑呵呵地看着久别的k线图,这期间振荡的厉害啊!曾大涨,又曾大跌到起点附近,来来回回,如果我天天看盘,不知道是否可以坚持所有的仓位到那一刻!我庆幸着。
99年的热点实际上在科技股,我的新华百货不是热点,但是我重仓了。99年正好生了孩子买房子装修房子,我取走了很多的利润,仅余在股市的利润还有24%,这也是盈利很丰厚的一年。
到了2001年,几经周折,我只是小量操作新华百货,做一些差价,经历了配股分红,我手里的新华百货的仓位很重了。到了20元以上,卖出一些,但是此后,大盘一路走熊,我迫不得已一路卖出,结果只平均卖到16元,余下的股票再次配股后,基本上以配股价格卖出,市场环境已经今非昔比了。但是如果复权看,最多时帐面盈利近300%,但是这次新华百货又没有坚持在最高位了结。我感叹于总是无法克服顾此失彼的状况。但总体看帐面很喜气洋洋,98年到2000年,持续盈利每年都大大超过巴菲特的平均年收益21%。
2001年下跌中,我看到追随市场的股价会不可避免地下跌,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清楚地看到,那些好的股票在震荡中,逐渐地跌幅会小于大盘。而没有业绩只有题材的则可能从30元跌到了5元以下,甚至有些公司都摘牌了。
2002年,偶然的会有热点出现,但是整体还在下降,这是对前几年的升温的一种冷却,我拿着好股没有什么操作,这一年大跌,总体才损失4%的市值,我已经很满意了。
2003年下半年,我在终日无法操作短线的市场里面徘徊,我在开盘了没有几个客户的散户大厅徘徊,股市的那种轮回的感觉又在我的心里偶尔闪烁一下,并渐趋强烈,我写下了《鱼来了》,并且,重仓到90%以上,年底,我开办了网站――――金量子网站。
2004年,上半年,果然有一波行情。但是,在4月初以后,就以非常凶狠的方式下跌。我相信在熊了几年的市场里面,一轮行情一定会有一个类似的预演后,一定是这样的:回调无比巨烈。没有想到,此次的下跌持续了一年,直到2005年大盘破掉1000点才结束。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由此我再一次强化了对市场的这种敬畏感。但是如果我们抛开点位不看,其实已经有一些先知先觉的股票已经在行动了,只是他们很隐蔽很隐蔽,我甚至可以看到大庄家得意的笑容。
我在网站写道:此时即便不是遍地黄金,也是遍地上等的白银。。。。。。
2004年5月末,我在网站上正式公开一个帐户,起名叫“求稳示范户”。它是一个真实的帐户,操作都在几分钟之内在留言板公布。这个帐户一直持续到现在,并将继续。我认为,只有对帐户的操作管理才可以说明我的观点。所以要公开来做,确实很有风险的,但是我认定,只有这种方式才是最好的表达。如果帐户失败,那就是我的理论还需要重新构建,我就构建好了继续实践。
因为,太多次的捉到黑马,太多的一两笔的精彩,对一个人的帐户的长久的贡献是不足为道的。这一点我有深深的体会。而看到很多的新人们还在执著于此,我经常要讲到我自己的感受和故事。
这个帐户开立的时候,大盘是1555点,帐户市值36万多。现在大盘1800点左右,帐户市值在百万以上。
帐户的特点就是:价值投资。基本上重仓满仓操作,直到没有价值可找的时候减仓清仓。这个帐户上两年来的选股都体现着价值的原则,共操作过以下的股票:新华医疗、新华百货、德豪润达、邯郸钢铁、基金科讯、基金安顺、赤天化、四川美丰、腾达建设、基金景博、G宜华、基金久嘉、基金科瑞、马应龙、恒源煤电、博汇纸业、佛山照明、航天信息、贵州茅台。
以上都是基于价值选股。在06年以前,帐户的操作极为稀少。06年以后,由于市场提供了活跃的操作环境,加上帐户的累计利润已经很多,我就开始尝试用短线的方式进行经营,试图利用有限的资金获得更多的股票,但是原则是:大规模的仓位不变化,操作只是小量的,用网友的话总结就是:捂,并抛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