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敬畏佛祖,像敬畏所有古贤先哲;我赞赏佛教,像赞赏所有真知灼见。佛教经久不衰,绵延几千年,典籍论著,三藏十二部,传遍整个亚洲,为万千众生信仰。究其原因,其教义有三个特点:(1)质朴性,谓之真。清心寡欲,远离浮华,是人类健康的生存方式(见《自言自语》第5-13篇);(2)慈悲性,谓之善。劝人为善,远离邪恶,主张和谐,泯灭争斗;(3)包容性,谓之美。主张众生平等,种族不分优劣,人民不分阶级,修行不分在家出家。
佛学博大精深,虽然有些假设,如三界六趣等,非凡人所能顿悟、所能见证。但是佛祖慈悲,他能让所有人,从他的感化中得到快乐,得到宁静。佛学的许多典籍,有些深奥玄妙,有些贴近生活。例如,《善生经》(耶舍、竺佛念译)、《百喻经》(伽斯那撰),都非常通俗易懂,对识别善恶,为人处世,很有帮助。最短的经文,莫过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玄奘译),全文仅260字,却概括了博大精深的般若智慧[1],对了解佛教基本教义,简单明了。
注[1]:般若,梵语译音,即智慧。此智慧,非一般智慧,而是能够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大智慧,包括实相、境界、文字、方便、眷属和观照六种般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