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听5节语文课,累
(2013-11-29 21:24:24)
标签:
牛栏山一中同课异构特级教师课例哦香雪铁凝梁恕俭评课 |
分类: 每课一诗 |
今天,在北京牛栏山一中听了5节语文课,感觉有些“泪”……上午三节都是特级教师(分别来自山东、江苏、山东)授课,没时间点评;下午两节是研究生教师(一是本校,一是天津)同课异构,内容是《哦,香雪》。
高中——想北平(老舍)
爱若思娘想北平,离魂牵挂梦中萦。
巧言无法道欣喜,热泪有因念旧情。
对比他乡谁最美?愧杀欧美我通赢。
情人眼里出西施,老舍笔端显性灵。
初中——七颗钻石(列夫·托尔斯泰)
旱灾严重母病危,孝女夜寻救命水。
累倒换来水满罐,忍渴竟使喜除悲。
善心好报生童话,金钻感恩酬最美。
故事夸张多想象,化成七星满天飞。
小学——最后一头战象(沈石溪)
象阵排山倒海冲,所向披靡立战功。
死里逃生得厚遇,村中养老享光荣。
英雄垂幕庄严吊,战甲重披怀旧浓。
悲壮感人促反省,自掘坟墓留峥嵘。
哦,香雪(铁凝)
火车开过穷山沟,现代文明启自由。
鸡蛋表达无世故,笔盒象征有追求。
凤娇翘首含情盼,香雪误足执意走。
呼唤声声惹感动,憧憬历历上心头。
——以上四首“每课一诗”,蓝字为旧作。梁恕俭
我在评《哦,香雪》时,仍以《学习需要转化》为题,列举了转化的几种方式:
1.表演课本剧(一分钟站台风情)
2.重拟题目:如《车轮滚滚》、《山沟小站》、《夜行追梦》、《一分钟的爱恋》、《那年那月那笔盒》、《十七岁夜行》、《呼唤》、《不等价的交易》、《她换来了什么》……拟题需要概括文意,提炼中心,推磨字眼;拟题的过程就是最好的梳理学习过程;把自拟的题目和铁凝的《哦,香雪》比,更能发现原标题的魅力。
3.假设你是香雪,用自己的话描述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多谈谈心理活动?(这种转化势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算学习有了一个抓手)
4.以“北京话”的角色写一写他眼中的凤娇;以铅笔盒原主人的视角写一写香雪……(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新奇中自有兴趣)
5. 让同学们想一想,议一议:“我”比香雪缺少了什么?“我”比35年前的香雪又多了什么?(教学内容活动化,是我目前评课时最想讲的。因为“活动化”能利用小组合作,实现师退生进,变“教”为“学”)
相关链接:

加载中…